昨天廈門半程馬拉松,兩名跑者,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作為裁判系統的一員親歷這場比賽,惋惜和心痛尤其來的真切,今年截至到12月8日,通過中國馬拉松信息平臺在中國田協注冊的賽事就有328場,這還不算大大小小沒有注冊的賽事。
馬拉松熱如病毒般的傳遍了全國的各個省市,到目前除了青海省的省會城市西寧沒有組辦過馬拉松以外,全國30個省會城市都舉辦過了馬拉松,馬拉松成為了社會各階層的時尚話題,不跑馬拉松,不說馬拉松,你就OUT了,但人們往往炫耀的是PB、 BQ和一年跑了多少個馬拉松,拿到那個馬拉松的獎牌。
但很少人能關注馬拉松的相關知識、傳播馬拉松的相關知識。馬拉松是一項異常艱苦的競技運動,馬拉松訓練是一項科學系統的課題,馬拉松的運營與管理是一項多系統紛繁復雜的工程。
馬拉松比賽的知識
賽前
馬拉松是一項艱苦的比賽,需要專門的練習模塊,進行專業的訓練,一個有相當基礎的跑者也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去準備,而對于一個初級跑者至少需要4個月的時間,最佳的訓練時間是18個月,你訓練的越多,時間越長,你越有可能順利的達到目標。
一個初級的跑者需要每周的平均跑量是40公里,然后堅持跑步5-6周后,你才有一個實際的經驗對于跑步,這樣才能保證你能比較舒服的跑完每周30-35公里的跑量,當你處于這樣的狀態中,你才可以開始一個馬拉松的訓練了。
如果你沒有達到這個里程,不意味著你不能開始一個馬拉松的訓練,但你需要慢慢的積累你的訓練里程。否則,你可能很難增加跑步的長度,以及每周里程,以便使你在比賽當天準備充分。
賽中
除了各種裝備和補給外,參加的馬拉松選手,最好帶一塊有心率監測的馬拉松手表,如果心率持續達到跑步最大心率就是很危險的,如果心率沒有進行監控,在超過一小時的長跑中,多巴胺會讓人感到興奮,對疼痛很麻痹,自己無法感知危險的到來,應該減速降心率時,沒有作出正確判斷,風險會指數性倍增。
通過帶有心率帶和光電感應心率的馬拉松手表,其實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心率水平,當你的心率達到180次/分鐘——220次/分鐘時,說明你已經達到大強度的負荷,這時如果再長時間的維持這個強度,很可能心臟衰竭。此時最好的策略是減低跑速,觀察心率是否減低,如果沒有明顯的降低,就不要再追求什么配速計劃了,改為行走來控制自己的心率,或者直接退出比賽。
賽后
馬拉松的賽后在保證身體有水和運動飲料的攝入情況下,補充一些食物也是當務之急,比如:香蕉、,番茄汁,花生醬和果凍三明治,橙汁,巧克力牛奶,或一些功能飲料來補充身體所缺的蛋白質和糖。
不要在賽后頭兩個小時之內,就進行按摩。有研究表明這可能將造成更大的傷病和酸痛,因為這時正是排酸和中和體內PH值的高效時期。而在賽后的兩個小時到八小時之間,進行按摩放松更有利于預防肌肉產生酸痛。
不要進行拉伸練習。要讓在比賽中過度消耗和受傷的軟組織有時間進行恢復。賽后72小時之后再進行輕柔的拉伸。
給自己兩至三天的休息。在這休息的兩三天里你可以進行游泳,這樣對排酸和恢復有更積極的作用。
馬拉松訓練的知識
馬拉松訓練的基本知識包括,訓練強度、訓練量、訓練的營養、賽中的補給、訓練和比賽之后的恢復,身心的調節等。
進行一個馬拉松的訓練,特別關注的是自身生理的適應。
1、在馬拉松訓練里最重要的是發展提高你的有氧閾值(在有氧的情況下,保持最快速度。)
2、通過馬拉松訓練改善和提高你的肌肉耐力(你能跑多長時間,在你的雙腿沒有崩潰之前)
3、通過馬拉松訓練,提高你的能量供給效率(即,當你以馬拉松配速跑進中,你能更多的以脂肪供能,而不是糖供能)
這三項的訓練是馬拉松訓練中最重要的,為了確保身體各方面 生理適應。
此外,多進行上述的訓練,以使你的身體逐漸去適應在疲憊不堪的雙腿和低能量水平下跑步,以便適應疲勞的積累。
馬拉松的運營與與管理
國際田徑聯合會,在2014年再次修訂了路跑賽事組織指南。這本書包括1、介紹 2、賽事組織 3、賽道規劃 4、賽事管理、5、精英運動員、6、競賽規則 7、國際田聯路跑標牌賽事。7大部分,25個章節的內容。而且中國田協在每年都要舉行相應的路跑管理的培訓班。
但中國目前的大部分馬拉松運營公司,根本不去踏踏實實的組織一場比賽,根本不按照國際田聯的路跑賽事組織指南工作,根本不依據國際田聯的競賽規則進行競賽。他們簡單認為馬拉松比賽,就是一個長跑的比賽。更有一些比較大的運營公司,他們僅僅是借馬拉松比賽來獲得更多的媒體曝光度,獲得上市融資的機會,把獲得自己公司知名度和規模發展放到第一位。
現在馬拉松賽事公司的主要問題:
1、賽道的設計,以及測量沒有相關基礎的知識。不設計賽道起、終點緩沖區、折返點距離起、終點過近、沒有設置相應加、減路線的盲腸,設立了大量的逆行路段,不清楚那里放置隔離帶、那里走半幅路,那里走整幅路、不懂的如何走切線丈量,臨時改變路線等。
2、布置賽道,不按照事先丈量好的路線來布置賽道。各種指示牌沒有按照規則制作和碼放,很多情況下一些指示牌和公里牌都放到了運動員跑進的路線上,以及水站的擺放,水站流量的計算、水量的計算,以及志愿人數計算與安排,都沒有按照國際田聯的標準來設置。
3、競賽的組織,也想當然,賽前不開技術會議,不對裁判員進行相應嚴格的培訓,不進行志愿者和裁判員的對接工作,裁判員的崗位分工職責不清,沒有相應的應急預案。
4、各種部門的溝通和協調不夠。比如:交通管理部門、醫療、裁判系統、體育局、保安以及物流、搭建等各個部門,應該派出相關的人員進行一對一的溝通。
馬拉松運營公司的能力參差不齊。規范化運營馬拉松賽事,以及培養出更多的專業馬拉松組織人才是當務之急。2017年開始所有的馬拉松運營公司,必須獲得中國田協的培訓認證,才能進行馬拉松賽事的組織工作。
以上只是馬拉松相關知識的九牛一毛。東京馬拉松通過嚴密的組織,到目前為止零死亡。但我認為馬拉松的知識傳播才是防止悲劇發生的根本途徑。跑友盡量找到專業的教練或參加附近的跑團來訓練,或者參看專業的馬拉松網站和書籍,以及相關的文章來設計自己的訓練計劃,而不是靠一時之勇。
馬拉松運動的產生是由于菲迪皮茨的倒地死去,但每場馬拉松賽事的結束,不希望再伴有生命的逝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