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崔氏滅門
把目光回到齊國那里,齊國的崔杼出了一件事情。
我們講,崔杼二婚,第二任妻子是棠姜。
棠姜原來就有一個兒子,叫無咎。
而崔杼原來也有兩個兒子,崔成和崔強。雙方如此重組了家庭,后來棠姜又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崔明。
那么崔杼就有四個兒子,崔成,崔強,崔明和無咎。
當崔杼年紀越來越老,繼承人問題就擺在桌面上,是不談也不行。
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崔成年紀最大,理應成為繼承人。
但是崔成有病,崔杼就不想立他。棠姜此時又灌了一大堆迷魂湯,那么就繞過了崔強,直接立崔明為繼承人。
崔杼有一天招來崔成,前因后果這么一說,崔成也沒有反抗,就同意了退出繼承人競爭,但是崔成就提了一個要求,把崔地給我,我要養老。
崔杼剛一聽,也嚇一跳。崔地可是崔家的根據地。但是轉念一想,本來家產都是人家的,不過我不立他而已,崔地給他就給他吧。
于是,招來東郭偃和無咎,就談崔地交割的問題。
兩人一聽就火了,說:崔地是崔家的宗廟所處之地,只有宗主可以擁有。
兩人知道,崔家怎么能給別人呢?就如同,你說我是皇帝,長安洛陽給了別人,我去南方建立政權,有這種事情嗎?
春秋時代,家國一體,宗族長就是政權的擁有者。擁有血緣關系,比政權本身,他的作用都大。
崔成和崔強在邊上看著,聽到此言,心里極為不悅。
于是,兩人起了殺心。
兩人去找慶封。我們說過,齊國現在不是姓崔的就是姓慶的。
崔成和崔強就對慶封說:他老人家的事情,你是知道的。現在我們的話,他都聽不進去。反而去聽從外邊那些人,我害怕這會害了他。
外邊那些人,指的就是無咎和東郭偃。因為,兩人原來是棠姜那邊人,和他們沒有血緣關系。
慶封就這么聽著,并不發言,等兄弟倆把苦水倒完,安慰幾句,兩人就離開了。
慶封就招來家臣盧蒲弊,對他講了崔家的事情。
盧蒲弊說:主人,你難道不知道,現在齊國崔家和慶家是兩分天下,正所謂國無二主,未來兩家必然有一場火并,現在崔家內斗,這是好事啊。他們內斗,他們的實力衰弱,不就是我們實力增強了嗎?
慶封說:人不能忘本,我的權勢都是,崔杼給他,怎么能反過來咬他一口呢?
盧蒲弊說:主人,你這就說錯了。你的權勢是國君給的,崔杼不義,行悖逆之理,弒君奪位。我們恰恰是站在國君這一邊,誅殺亂臣賊子。否則,你和崔杼一伙兒,且不說今生今世能否保住權勢,即使保住。你也留下千載罵名啊。
慶封說:你的意思,是答應那哥倆,煽風點火?
過了幾天,崔成和崔強又來找慶封,慶封這回說:本來這件事情我是不想管的,不過看在和你們的父親多年好友的份上,如果有利于他的,我一定除去他們。
于是兩人拿到這個空頭支票,樂顛顛地就走了。
公元前546年,崔成和崔強,突然發起政變。把東郭偃和無咎,殺死在朝廷之上。
崔杼聞聽此言,大怒。于是找人駕車,結果人都跑光了。
讓一個養馬的人套上車,寺人駕駛車出去,心里不停地祈禱,說:如果崔氏有福,禍患留在我的身上。
首先,到了慶封家。
責問慶封,慶封就裝無辜,說:我們兩家親如兄弟,那些人怎么能這樣,請允許我討伐他們。
于是派盧蒲弊,命令是誅殺,崔氏逆黨。
盧蒲弊率領甲士,和崔成、崔強的部隊遇到,崔成和崔強完全沒想到,慶封倒打一耙。
只得硬的頭皮上,第一回尚未攻克。第二回,盧蒲弊召集國人一起攻打,就把崔氏攻克了,崔家就被滅了。
殺了崔成和崔強,崔氏所有家臣擄掠一空。
然后回來復命,對崔杼說:崔氏逆黨已經全部滅亡了,崔氏犯上作亂,崔家已經滅族了。你可以安心地回家了。
崔杼一想,回家。家在哪呢?
于是上吊自殺。崔明躲在墓地中,沒有被發現,急忙逃亡魯國。
政權就歸于了慶封所有。
公元前545年,晉國會盟諸侯,齊景公要出行。
結果慶封說:我們沒有參加弭兵大會,為什么要向晉國朝見?
大家愣在當成,驚呆了。心里想,你是真傻假傻,晉國和齊國的戰爭,齊國有贏過一次嗎?崔杼雖然壞,只是人不傻。
大夫陳文子說:因為晉國是大國,小國侍奉大國,是應該的。即使沒有參加會盟,也要向大國朝見。希望您一定要讓國君出行。
慶封恍然大悟地說:哦,那是應該去。
2、慶氏滅門
慶封雖然大權獨攬,但是這個人胸無大志,同年,就把權力讓兒子繼承,自己就搬到盧蒲弊的家去住。為什么要搬到盧蒲弊那里呢?
這還要從他的愛好說起,慶封有三大愛好,分別是:喝酒、打獵,易內
什么叫易內呢?易就是交換,內就是內人,合稱就是交換內人,也就是換妻。雖然春秋時期,也很開放,但是也不至于開放到這個程度。只有盧蒲弊跟他一樣,就住他們家了。
朝中的大夫一個接一個,跑到盧蒲弊的家,向慶封匯報工作。
慶封就發布了一個命令,外邊流亡的政治犯,如果得到崔杼逆黨的消息,可以將功贖罪。
于是讓盧蒲癸,也就是盧蒲弊的兄弟回來了。盧蒲癸回來以后,同樣擔任慶封的家臣。
盧蒲癸很受慶封的寵愛,慶封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
有人對盧蒲癸說:你們兩家都是姜姓子孫,同姓不婚的規矩,難道你忘了嗎?
盧蒲癸說:同宗不避我,我怎么能避開同宗,我只知道取得我需要的東西,不知道同宗與否。
盧蒲癸又向慶封舉薦逃亡在外的王何,慶封于是讓王何也回來。兩人成為慶封的前后護衛。
齊國卿大夫辦事,有福利。他們的進餐的事物,是由公家承辦,每天有兩只雞。
結果管伙食的人,貪污,把燉雞變成了燉鴨。到了送飯的時候,送飯的人也貪污,把鴨子去掉鴨肉,這樣一來,一碗湯中就幾塊肉了,有時候就只有湯。
卿大夫為公家辦事情,累死累活,到了餐桌上,本來想一快朵頤,結果發現,只有肉湯。
齊國大夫子雅、子尾大怒。事情就傳到了慶封耳中。
慶封就告訴盧蒲弊,盧蒲弊說:這些人竟然對公家不滿,不如殺了。
慶封一聽有道理,應該殺掉。實際上有啥道理啊,政治以殺人為維護統治,那么也就快窮途末路了。
慶封就招來析歸父,讓他跟晏嬰說:希望殺掉子雅和子尾。
晏嬰說:不行,不行。我手底下這幫人水平很低的,你不要找我,另請高明。并且,今天這番話,我不會泄露除去,可以盟誓。
析歸父說:你都說這番話了,還盟誓干啥?
于是又去找,大夫北郭子車,北郭子車,堅決不干。
這樣一來,消息不可能不透墻,這個消息就被泄露出去了。
當時齊國大夫陳文子,就問兒子,陳無宇,說:大難將至,我們能得到什么?
陳無宇的回答也很有意思,說:我們能得到慶氏的木材一百車。
暗含著,慶氏必亡,我們可以取而代之。
陳文子說:那要謹慎地保護他啊。
陳文子是誰呢?如果還記得齊桓公在世時期,公子完來到齊國,尋求政治避難。陳文子是他的第四代子孫。
敬仲完(謚敬仲,名完。)—孟夷—湣孟莊(謚湣孟,名莊)—文子須無(謚文子,名須無)—桓子無宇(謚桓子,名無宇)
最終,田氏代齊。
公元前545年,盧蒲癸和王何意圖攻打慶氏。為什么,這兩人要攻打慶氏呢?
因為這二人原來是齊莊公的親信,在慶封手底下,其實是臥底。
所以他們千方百計,讓慶封作惡,而慶封一點政治敏感性都沒有,一步一步把自己拉到火坑里。
事前,盧蒲癸和王何找慶封的兒子,慶舍。
拿著占卜的龜板給他看,問說:有人要復仇,你看結果如何?
慶舍哪里知道,仇人就是自己,說道:不錯,可以成功,看見血了。
同年,慶封在萊地打獵,陳無宇跟著。
過了幾天,陳文子來信,召陳無宇回去。
陳無宇就說:我的母親病了,希望讓我回去。
慶封為他占卜,拿給陳無宇看,陳無宇一看,就哭了。說:這是死的卦象。
慶封看到陳無宇哭成那樣,就深信不疑了。
慶氏一族的慶嗣,覺得不妙。
就來找慶封,對他說:可能慶氏有大難,趕緊會臨淄。
慶封自然不聽,自己手握大權,誰能撼動?
陳無宇急忙回首都,渡過濟水的時候,還把濟水上的橋梁毀壞。
此時的臨淄,已經風云突變,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勢。
盧蒲癸的妻子,盧蒲姜,就感覺奇怪。
盧蒲姜就問盧蒲癸,說:你是不是有事情瞞著我?
盧蒲癸竟然就把要政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盧蒲姜。我們講過,盧蒲姜是慶舍的女兒,這樣一來,政變已經沒戲了。
結果盧蒲姜說:我父親,剛愎自用,沒有人能勸他,讓我試試吧。
于是,齊國的嘗祭,要在太公廟主持。這一天也是,政變發生的時候。
盧蒲姜在事前就勸阻慶舍,不要去,今天會有叛亂。
慶舍不聽,執意前往。說:誰敢那么干?
到了宗廟,慶舍也害怕,于是他叫人把宮廷里三層外三層地包圍起來,讓盧蒲癸和王何保護自己。這樣一來,不死還有鬼嗎?
當天,活動很豐富,喝酒唱和,看戲。
此時,欒氏、高氏、陳氏、鮑氏的士兵,穿上慶氏的衣服。
子尾在門上敲了三下,行動開始。
首先盧蒲癸和王何因為離慶舍最近,首先發難,盧蒲癸把長戈插入他的身體,王何拿著戈猛擊他的左肩。
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勇武之氣不脫,拿著當時喝酒的器皿,就扔了出去,還砸死了幾個人,然后失血過多死去。
齊景公在臺上,看到突然的政變,驚呆了。
鮑國急忙地說:這是為了國君考慮,臣考慮不周,罪該萬死。
急忙把齊景公帶到內宮。
此時,慶封聽到宮廷發生政變,急急忙忙往臨淄趕。結果發現,濟水的橋梁已經全部砍斷了。
過來幾天,才到了臨淄,馬上組織親兵攻打。
久攻不克,陳,豹家族打退了慶封的攻擊。
慶封知道,再待下去,自己就是崔杼第二了。
連夜,趕往魯國,尋求政治避難。
他把自己的車子,獻給了季孫宿。這輛車,價值不菲,據說能照出人影來。
魯國大夫展莊叔對季孫宿說:車如此豪奢,人必定毀壞了,滅亡是遲早的事情。
一年之前,慶封曾經訪問過魯國,那時的他,是齊國第一權臣。現在,真是惶惶然喪家之犬。
此時,魯國的叔孫豹請他吃飯。吃飯之前要獻祭,慶封先遍祭諸神,叔孫豹就很不滿。
因為,我請你吃飯,應該我獻祭,你怎么能越殂代皰呢?
讓樂工誦《茅鴟》諷刺他。慶封聽了,他也聽不懂,一個勁地喝酒。
公元前546年前,我們講過,他曾經來到魯國聘問。
他當時也帶著自己那輛車來。
魯國大夫們,就在底下說:慶封這輛車很漂亮啊。
叔孫豹說:我聽說,物品如果跟主人的德行不相稱,那么這會有惡果的。
叔孫豹招待慶封吃飯,慶封表現的不恭敬。叔孫豹為了譏諷他,給他賦詩《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就是譏諷慶封,寡廉鮮恥。
慶封聽不懂,還以為對方夸他,喝的還挺痛快。
時間已逝,這個人的德行完全沒有改變。
不久之后,齊國來使,責問魯國,怎么能收留叛臣?
慶封于是逃奔吳國,吳王把朱方之地給了慶封。
慶封聚集族人在此,也不參加政治,而是一門心思撈錢。
結果,一下子暴富,比以前還富有。
消息傳到魯國,有人說:你看,壞人竟然能這么富有,慶封又富了。
叔孫鮑說:好人富有,那叫獎賞。壞人富有,那是禍患。上天可能讓他遭殃,要他們聚攏起來,一并殺掉吧。
因為,崔氏的禍亂,大批公子逃亡,此次,齊國把他們全部召回來。
齊景公打算給晏嬰,六十個城邑。晏嬰不要。
子尾說:誰都想富有,為什么你不要呢?
晏嬰說:慶封一門心思滿足欲望,所以逃亡。現在我已經有很多土地了,如果再加上60個城邑,那么看起來我離逃亡的時候也不遠了。我不是不喜歡富貴,如果一門心思滿足欲望,最終就會失去富貴。富貴如果過多,那么禍患也就不遠了。
于是封給北郭車子,六十個城邑,他全部拿下來。
封給子雅,他推辭的多,接受的少。
封給子尾,先接受,然后悉數奉還。
而盧蒲弊,被放逐到齊國的北部邊邑。
齊國人要去找崔杼的尸體,準備戮尸,結果沒有找到。
不久之后,崔杼的家臣,說:給我他的大璧,我獻出尸體。
同年,齊國遷葬了齊莊公,把崔杼的尸體曝尸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