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看了一部唐七公子寫的這部小說,我是個不喜歡看悲劇的人。但華胥引無疑是從頭到尾悲劇到底的。各種愛而不得,各種糾結矛盾,各種誤會穿插,為什么人們喜歡虐戀的故事呢?我想因為有時候這樣的愛會比較讓人可以感同身受,越是得不到才越要得到,而且這樣的愛比較沉重,在受傷時比較能讓人感動或者憤怒,反而更加引起人的共鳴。
華胥引:是一種曲調,能彈奏華胥引的人可以為人織幻,在幻境里可以根據人的想法制造完美的結局,只要當事人愿意,就可以永遠活在幻境中,他的身體也將沉睡不醒。
華胥引中有悲有喜有離有合,看得盡人世間俗事,卻堪不破那曠古奇譚一華胥引,但是幻境終究是幻境,它不是真實存在的,但也折射了人世間許許多多實際上正在發生的事情,這些事情終隨著華胥引而飄散在人世間。
虐戀故事分為四篇:葉蓁篇、宋凝篇、鶯歌篇和一世安篇。
胥引的每個故事都是悲情結局。有人選擇在幻境中沉睡不醒,或許人事悲哀生無可戀,在完美的幻境中也可得到一絲安慰。比如宋凝,寧愿承受自己悲慘的命運也不愿意織幻殺掉沈岸,哪怕痛的無法呼吸,也是值得的愛。最后卻心死選擇在幻境中和沈岸兩情相悅。又比如鶯歌,在大王死去后便心死,所以接受織幻和妹妹錦雀換命,用自己的生命換妹妹的生命。 再比如慕容安,無論蘇珩怎么辜負自己,她還是一如既往的愛著他,最終等到和他一起回到迷霧森林。
現實之慘痛,往往只因了那曾經的機緣巧合。
所愛之人變為所恨,相愛之人難以白頭。
倘或人能活在幻境中,而幻境之于現實又是完美無缺。
又有誰愿在幻境中醒來,去面對整日的以淚洗面。
華胥引,以鮫珠靈力將幻境中的過去逆轉,還人們一個美好的夢。
只是君看透了現實,打碎了美好,卻依舊不能救人于夢中。
沉溺,是對現實的徹底絕望,無論如何不愿醒來。
倘或當年,你我相遇相見。
時間在一點一滴的過去,而我們的青春歲月也在一點一滴的從我們身邊流失,青春包含著我們的人生理想,但又充滿了很多現實中的無奈,青春是一無效信,這封信看似有實則無,看似無實則有,人世間有太多放不下的事,但只要問心無愧便好,浮生若夢,如華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