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碎影
昨夜,一個普通朋友的電話打斷了準備入睡的我。原本只是咨詢事情,卻因聊得投機到晚上十一點半。臨近畢業季,可能大家的思緒都一些,聊了許多未來的想法。不知說到哪里,朋友忽然說了一句“哎,平時看你一個人吃飯,上課,似乎周圍的矛盾紛擾都與你無關,好像生活特別簡單,用一個詞就是特立獨行,你是怎么做到的呢?”一時,我也不知從哪里說起。想了想特立獨行這個詞語,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其實說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沒有多少人能做到。大學之前,一直選擇在離家近的學校就讀,一路上,有父母的安排,選擇一直不是我想要考慮的問題。到大學填志愿,雖然曾經也有著學習小語種做翻譯的夢想,但也因為后來選了理科,還有綜合了父母的意見被放棄。也許是自己不夠堅決,亦或是分數,家庭,還有自己對未來不可知因素的迷茫,選了不同的專業方向。即使現在并沒有特別的厭惡于此刻的生活,有時候也會放肆的暢想一下,彼時的自己如果足夠決絕會怎么樣?真的很難以想象,于是在進入大學后我努力的去補自己的短板想要去適應現在的生活,走了一圈才發現,自己所擅長的似乎被遺忘。然后在自怨自艾中埋怨自己的一無所處。以至于一個老鄉說,你沒有覺得自己很奇怪嗎?你是有病吧。這樣的評價很不入耳,甚至于那段時間,我懷疑自己得上了抑郁癥。不過好在這段時間沒有持續太長,就被自我拯救了吧。
一直規規矩矩生活的我,這次竟依然堅持自己一個人去做想干的事情,去蘇州體驗古香古色的流水人家,在天津眼上和閨蜜相擁。我喜歡并享受這樣的生活。在印刻記憶的明信片上,我只寫下一句話:人生好短,愿不辜負。一瞬間,心結漸漸解開。
相信每個人都會碰到這樣的境遇,在糾結與悵惘中被敲打的不知所措,茫然若失。不知什么時候聽過一句話,人的一生就是見世界,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對自我的不堅定,才會導致自我懷疑的傾向,看見過些許人,才能看通透一些事物。而這些只是源于走遍多個地方,才能看清眾生,從而遇見新的自己。生活的瑣事,包括人,因自己的開放心態與大格局觀,而變得簡單。當面臨一些質疑,一些詆毀,就算頂著他人的誤解,我們還在勇敢做自己。這個歷程,很艱難。一生中總有些時刻,只許自己掌控,別人無權盤問。做慣了乖小孩,才使得一些舊有的觀念與思想強加于自己身上,為什么我們要和別人一樣啊。不同的時空空間,不同的路線,一路上遇見,錯過。最終和我們并肩前行的才是我們所走向的地方。如果沒有相同的際遇同行,我寧愿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