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一位朋友聊天時,他說不喜歡自己的文章被家人朋友亂評,“寧可希望所有人鄙視,也不要這虛假的鼓勵”“有種自己做的飯,別人都說不好吃,然后自己說特別好吃的感覺”,這讓我想起以前我也曾有過這樣的年紀。
?
? 當時我總覺得這個世界是黑暗的。小的時候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等到長大些,自我意識漸漸成熟以后,才發(fā)現(xiàn)小時候的我是多么可愛,一瞬間被這個世界滿滿當當?shù)膼阂鈬樀健?/p>
? 其實我從前以為自己是沒有過叛逆期的,從小到大的角色設定就是乖乖女,即使是青春期鋒芒畢露的年紀,也沒有頂撞過父母。后來想起來,小小年紀的叛逆沒有朝向父母,反而是針對這個還沒有完全了解的世界。
? 然而渺小的我沒有什么力量去發(fā)泄我的叛逆,也只是在自己的小角落里頹然。當人們沒有力量去改變什么的時候,才會渴望自己屬于無邊的黑暗。當你妄想全世界都與你作對時,你才可以說,“錯的不是我,而是整個世界”來滿足少年的自尊。不要急著否認,我就那樣做了。
? 我曾經(jīng)一直寫陰暗向的文章,我覺得這個世界笑里藏刀,急于把它這一面揭露給大家。當時始終覺得自己是掌握真理的那少數(shù)人,以此為傲,覺得旁人活的庸俗,冷漠地看著他們,構(gòu)想著世界的黑暗。
? 過了那個年紀,才發(fā)現(xiàn)大家眼里的世界好像也是這樣,似乎掌握“真理”的并不是我這少數(shù)人。開始真正認識這個世界,漸窺到它的輪廓,才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原本的模樣――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知道的越多,越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知,然后隨著成長,心也就慢慢的沉靜下來。
? 現(xiàn)在我仍知道這世界不是美好的,但也不會去惡意揣測它;仍知道人性有惡,但也不會去傳遞冷漠;仍知道這世界還存在著許多黑暗,但不會妄言對錯――只有經(jīng)歷過的、見證過的人才有資格論斷。
? 后來我回頭看那時的自己,也不覺得可笑,而是慶幸自己的自以為是,才書寫了并不單調(diào)的青春。
? 我也遇到過許許多多有著這種叛逆的人,然而我不會反駁或是制止,我甚至懷念這種輕狂――漸漸從我身上淡去的輕狂。他們走著走著,也會成長,這都不是別人能夠教給的 。
? 于是后來我也學會了去鼓勵別人,而不是生硬地給出建議。既然這個世界并不美好,那請你在不欺騙的前提下多愛我一點。剛來簡書時,第一篇文5個投稿一個也沒通過,還好有我的閨蜜一直鼓勵我,就算是寫的不好的文章也點贊評論,讓我心里有些安慰。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觸一樣東西,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很正常,這種時候鼓勵的話語或許會為他的世界點亮一角。所以我喜歡說一些詞語,“還好”,“不錯”,“可以”,“挺棒”……或許聽來不太走心,但這是我努力照亮這個世界的小小努力。
? 我現(xiàn)在也沒有喜歡這個世界,只是比起黑暗,我現(xiàn)在更喜歡陽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