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升學考試報名的時候,很多家長都很焦慮,尤其是外地戶籍的家長,最近就有很多外地戶籍的家長在后臺咨詢小一老師如何在西安入學,而這其中還有很多人根本不了解義務階段外來務工隨遷子女的政策。
今天,小一老師今天重新給大家重點解讀分享一下有關西安小升初學籍、戶籍、房產等問題,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2017年西安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重點解讀
按照西安市教育局發布的2017年西安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相關文件公示,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7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和省教育廳相關要求,現將我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凡符合我市義務教育學段政策規定準入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由學生家長或其法定監護人,按規定時間和要求到居住地區縣教育局辦理入學事宜。
2.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工作堅持“以流入地為主相對就近入學,以公辦學校為主免試入學”的原則,實施以居住證為主的“四證審核”制度,由各區縣教育局協調派位。
3.隨遷子女由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持“四證”到區縣教育局或教育局指定單位登記,由區縣教育局組織審核后統籌安排。
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和灃東新城戶籍的交叉務工人員,其子女在原戶籍所在地按學區登記入學。
4.進城務工人員是指:非我市戶籍并在我市合法穩定居住務工的人員;周至縣、藍田縣、戶縣戶籍到主城區務工的人員。
四證”具體內容為:
1.居住證明:隨遷子女父母雙方的西安市居住證或在我市合法穩定居住的證明。其中,非我市戶籍務工人員提供西安市居住證及相關材料;周至縣、藍田縣、戶縣戶籍進城務工人員提供由社區辦理的我市居住證明及相關材料。
2.戶籍證明:隨遷子女與父母同一戶籍的原籍戶籍證明及父母的身份證(復印件)。
3.務工證明:隨遷子女父母雙方合法真實有效的勞動務工合同或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
4.流出證明:戶籍所在地政府街道辦或鄉鎮以上人民政府開具的在當地無監護條件的學生流出證明。
辦理程序為:
隨遷子女入學的辦理時間、條件、程序和辦法由各區縣教育局確定。公辦學校資源不足的區縣教育局,可統籌安排進入接受政府委托的民辦學校就讀。
西安小升初5類生源入學方法,以及戶籍和學籍在入學中的區別
說到西安小升初招生入學政策就不得不清楚戶籍、學籍、公辦、民辦、片區這些關鍵詞在孩子小升初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因為這些關鍵詞決定了你可以通過哪種入學方式順利升學,總結下來西安小升初有以下五類生源入學情況:
1
戶籍學籍均在西安,且在同一片區
這種情況最是省心,如果選擇民辦,(備注:之前是參加528綜測考試,2018年大的政策方向確定是搖號派位入學,具體細節暫未出臺公布),被錄取后選擇性辦理流出證明(關于流出證明辦理方法及分類情況以后會專門寫文說明)即可入讀目標初中,選擇公辦就更加簡單,同一片區會有一所對口初中直接錄取孩子,不用進行專門考試。(關于學區劃分,有的區域按照戶籍地址,有的直接對口到片區內小學)
2
戶籍學籍均在西安,但分屬不同片區(戶籍在A區,學籍在B區)
這種情況相對上條較復雜。大部分的疑惑點在于:孩子學籍和戶籍屬于不同片區,如果選擇公辦學校,入學時到底哪一個初中是對口初中?
其實很簡單,上邊我們提到了西安市教育局公布的招生入學政策,是以戶籍所在地片區為準,所以大家只需要查看戶籍所在地的對口中學是哪所就可以了。
民辦學校入學同上條,在此不再贅述!
3
戶籍不在西安但學籍在
這種情況其實也不復雜。
選擇民辦學校入學方法請參考1條。
選擇公辦學校則屬于隨遷子女入學。但前提是你要保證自己屬于進城務工人員。(參照上述進城務工人員界定及四證具體內容和辦理流程)
4
戶籍在西安,但學籍不在
這種情況大部分是孩子在外地讀小學,如果選擇公辦學校,那么大家只需要記住一點:西安市教育局公布的招生入學政策,是以戶籍所在地片區為準,所以大家只需要查看戶籍所在地的對口中學是哪所就可以了。但需要提前關注教育局的片區劃分公告以及對口學校的報名公告。
選擇民辦學校入學方法請參考1條。
5
戶籍學籍均不在西安
這種情況其實和第三種“戶籍不在西安,但學籍在”的情況是一樣的。大家請參考第三條的解釋。
戶籍與學籍在入學中的區別
以上就是西安小升初五類生源入學情況,下面再和大家說說戶籍與學籍在入學中的區別!
戶籍
又稱戶口,是指國家主管戶政的行政機關所制作的,用以記載和留存住戶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書。也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身份證明。西安入學劃片以戶籍所在地片區為準。
學籍
是指一個學生屬于某學校的一種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資格,登記學生姓名的冊子,專指作為某校學生的資格。
目前全國都實行電子學籍,并且已全國聯網。
學生轉學需要轉電子學籍號
流程是:
轉入學校在網上的學籍管理系統里申請轉入。
轉出學校在網上的學籍管理系統里同意審核。
轉出學校主管教育局審核同意。
轉入學校主管教育局審核同意。
轉學需要學生學籍號和原學校的學校標識碼,到接收學校找學校的學籍管理員,登錄網上的學籍信息管理系統,辦理轉入學籍的手續申請。
因為現在學籍已經全國聯網,且教育部學籍管理規定籍隨人走,學生在哪個學校就讀,學籍跟隨就在哪個學校。學生轉學必須辦理網上的學籍轉學手續。具體請咨詢接收或原學校的學籍管理員。
家長們的疑問及解答:
答:肯定能上!
大家一定要堅信一點,國家義務教育政策是要保證每個孩子有學上,而且必須上。不因為戶籍問題就不能入學。而回戶籍所在地上學只是原則上首選回原籍上學,以保證義務教育入學的正常秩序。
所以,上學,不管有沒有西安戶籍都肯定能上的,這一點大家不用擔心。
即,西安市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界定。別以為只要是外地來西安工作的就是,在政策里,對此有詳細的界定。
2017年西安市義務教育入學政策規定:
進城務工人員是指:①非我市戶籍并在我市合法穩定居住務工的人員(即,外省外市戶籍);②周至縣、藍田縣、戶縣戶籍到主城區務工的人員
注意:長安、臨潼、高陵戶籍的務工人員不算外來務工人員。
不要問為什么不算,政策就這樣規定的。
準備四證!
四證是什么?(上述內容中有明確說明,家長們務必仔細看?。┬∫焕蠋熤卣f明以下幾點問題:
1.關于戶籍證明:
有人問,戶籍證明不就是戶口本嗎?對!查了下資料,戶口本是法定戶籍證明。但是有些人是沒有戶口本的,比如集體戶、戶口本丟失尚未補辦等。一般情況下,大家拿著戶口本、身份證即可。
【政策依據】:
2017年未央區對“戶籍證明”的說明是:隨遷子女與父母同一戶籍的原籍戶籍證明及父母的身份證(復印件)
有人問:孩子戶口只跟爸爸一個戶,或只跟媽媽一個戶可以嗎?
答:可以!
往年入學需提供的資料顯示,戶籍證明只需要:隨遷子女和父母都在一起的戶口薄,或,隨遷子女隨父或母一方的戶口薄,兩者都可以。
2.關于居住證明:
大政策上只說讓提供居住證明材料,那居住證明材料到底都有啥?
根據往年的情況,居住證明材料包含以下這些:
①西安市以外戶籍的,提供居住證。
②藍田、周至、戶縣戶籍的,分租房戶和購房戶兩種情況。
租房的提供:父母雙方或其他監護人身份證、租房合同、房主房產證明、社區(村委會或物業)的居住證明。
注:大部分行政區會要求租房合同需要是連續簽訂半年以上的有效租房合同。更具體需看當年各行政區具體政策,比如你是新城區的就要看當年新城區的政策。
【政策依據】:
2017年,未央區對租房材料的說明是:租房戶提供隨遷子女父母雙方(或一方)于2017年6月30日前簽訂的連續半年以上在我區居住的有效租房合同;購房戶需提供父母一方的房產證或購房合同。
購房的提供:房產證或購房合同、社區或物業的居住證明。
3.關于務工證明:
有人問:必須是父母雙方嗎?只有一方的務工證明可以嗎?
答:可以!
相關資料顯示:務工證明需要父母雙方或至少一方和用工單位簽訂的六個月以上務工合同或個體營業執照。
關于“六個月以上的務工合同”,也是需要看行政區當年的具體政策的。
另外,有家長會問這樣的問題,比如:我和愛人都在雁塔區務工,但我們全家住在未央區,可以依照外來務工政策在未央區上學嗎?
答:不行。父母必須至少有一方,是在本區(報名的小學所屬的行政區)務工的。
【政策依據】:
2017年,灞橋區對“務工證明”的說明是:隨遷子女父母雙方在灞橋區,或一方在灞橋區且另一方必須在西安市有合法的勞動務工合同或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
4.關于流出證明:
關于流出證明,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是找誰蓋章。政策上說的是“戶籍所在地政府街道辦或鄉鎮以上人民政府”。
流出證明的辦理一般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
情況一:在本學區讀小學的學生
在本區內讀的小學,到本區內管理學籍的中學去辦理。
比如你在土門小學上學,那么將來你的學籍卡就要歸15中管理,辦流出證明要到15中辦理。你小學學籍卡歸哪個中學管理,就在哪個中學辦理。一般是本區內距離小學最近的中學。
2
情況二:未在本學區讀小學的學生
如果你沒在本區讀小學,直接去戶口所在地對應的區教育局中教科辦理流出證明。比如你在高新一小上學,戶口卻在碑林區,那么你就到碑林區教育局中教科辦理,不去中學辦。
辦理流出證明所需材料:
戶口本、錄取通知書(原件及復印件)、小學畢業證
溫馨提示:各位家長不必著急,先等拿到畢業證再說。
第一種情況的要趕在學校放暑假前辦,否則怪麻煩,將來你找不到人。
第二種情況則不急,教育局不放假,開學前辦就可以了。
官方政策上說:
隨遷子女由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持“四證”到區縣教育局指定單位登記,由區縣教育局組織審核后統籌安排。
區縣教育局指定的單位每年每個行政區都不太相同?最常見的負責單位是學區內小學。
如果是各小學負責,在實際操作中,是這樣的:
家長先去居住地所在的學區內小學提交材料并登記。由學校先審核材料。如果學區內學校有多余學位招收隨遷子女,那么學校在材料審核結束就會直接給你發入學通知。如果學校學位滿了,學校會統一把學生材料上報到教育局,然后教育局在全區范圍內統籌安排,最后,由錄取你的學校通知你辦理入學。
2017年,有些行政區是要求統一在一個地點登記的,有些行政區是網上登記的,所以具體還是要看2018年各區下發的詳細政策之后再行動。這個政策一定會在大家報名之前發下來的,所以也不用著急。
小一老師提示大家注意幾點:
1、隨時關注登記時間:5月-6月隨時關注官方通知,按時登記,很多學校逾期不予登記。
2、登記時帶齊各種證件資料的原件以及復印件,最好統一裝入文件袋,封皮標注清楚學生姓名、性別。一般情況下,所有材料原件在學校招生機構審查后會如數退還。
3、登記時家長要真實填寫各種所需資料,否則后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