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過了一個特別暖和的春天,熱到彷佛看到了夏天的影子,在戶外太陽曬久了還感覺到燙。春天可能是一年四季里最受人歡迎的一個季節,萬物蘇醒、天地升發,連靈魂都想著踏青野餐。
魔都小中醫要來提醒啦!在流連春光的時候可別忘了養生,春天養生要趁早。因為春天不僅是陽氣生發的季節,同時也是疾病多發的季節,在中醫里看來,春天建議多用飲食的方法來進行調養。日常飲食請好好遵守養5處,哪5處呢?
一養脾胃
春天除了護肝現在開始要養脾胃了,為什么呢?春天肝氣旺,最受影響的就是脾,所以春天容易脾胃虛弱,脾胃一虛弱運化濕氣的的功能也就差了。建議多吃一些甘溫的食物補養脾胃,飲食上避免吃過于營養的肉和湯,比如牛肉湯、菠菜以及動物內臟等,而應該多吃應季的綠葉蔬菜。減少對腸胃的刺激,還可以喝一些蜂蜜,每天準備一百毫升的蜂蜜隔水蒸熱,三餐前服用。
二除濕氣
無論是外在自然環境還是內在身體環境,春天都是多濕的季節,而脾胃一虛弱濕氣難除,人就容易疲憊發懶、沒胃口、舌苔白膩,嚴重的朋友一睡醒就是魚泡眼。建議日常飲食可以加一些祛濕的食物,比如:薏米、玉米須、芡實等,用來煮玉米排骨湯、煮粥或是煮水。
三養陽氣
春天陽氣升發,飲食也相應要做出調整,不能再像冬天一樣采取溫補的食療,而應該調整為平補的方法,避免因為飲食不當而引起的一系列“火”、“熱”的毛病。可以多吃一些蕎麥、芝麻、核桃、小麥這類食物。
四養陰氣
養生既要跟季節,也要跟體質,比如說陰虛內熱體質的人就要另談別論了。這樣的朋友一般體內津液較少,中醫里講究陰陽平衡,哪個少了身體都會出問題。所以津液缺乏極容易上火多濕,并不是多喝水就能平衡回來的。建議春天要戒掉肥甘厚膩、油炸的食物,多吃赤豆粥、米仁粥、青菜等,同時配合艾灸下半身來調整。
五養能量
春天早晚溫差大、氣溫變化無常,人體抵抗力變差,容易引發一系列疾病。因此我們也要根據氣溫來調整自身飲食,比如在“春捂”的階段,身體對熱量的需求量依舊很高,為了減少冷空氣對臟腑的刺激,幫助身體盡快適應外在環境,我們除了要吃綠色蔬菜,也別忘了補養能量,比如:花生、核桃這類堅果,還有雞蛋、魚肉、蝦肉這類優質蛋白,千萬不要為了減肥而減少熱量的攝入。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只要飲食結構作出相應的調整,不但能夠維持健康,也能健康減肥!極端減肥法不提倡,你以為是瘦了,但極端的減肥法往往是以身體陽氣、腎氣的大量耗損為代價的。人的一生腎氣就那么多,用完就沒了,且用且珍惜。(注: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