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青少年班火爆開訓,一堂又一堂。當然和很多孩子就走的更近了,平時因為各種補習,父母各種忙也沒有這樣的機會。
此篇感受來源于周五遇見的一個家庭,準確來說是兩姐妹帶著各自的孩子在理縣忙完生意之余帶著孩子匆匆趕來。還沒坐下就能感受到媽媽臉上的“烏云密布”,當然我們憑著對人性的敏感度感受到,一定有故事。
因為對這個家庭并不了解,漸漸坐下來后思索著該如何開口從哪里切入對方才不會敏感。正好一個9歲的男孩坐在旁邊看著我笑了笑,順著我們就招呼起來……就這樣開始我們今天面聊的話題,通過和孩子不到幾分鐘的交流了解到,孩子的夢想是要考軍校當宇航員?……媽媽詫異的看著孩子我怎么不知道?兒子說:我三年級就寫作文了, 我們一邊交流著,孩子不自覺聊到了很多在學校里和老師及同學相處的點滴,面對自己學習成績不好,幾乎一個學期要被老師叫半學期的辦公室,他不喜歡這樣的感覺,也不喜歡這個班主任,以此厭學,逃學,因為討厭這個老師所以關于老師的教的這些科目幾乎也聽不進去……媽媽在旁邊聽的干著急。
聽完孩子講完這一切,我只問了他一句: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嗎,你想不想變好?孩子只是使勁點頭。他說:不是我不想學習,是我聽不懂,我說,如果給你時間你相信自己能追上來嗎?只要你愿意努力,孩子沒有言語又是點點頭……剛好此時,孩子快葛優癱在那里了不停的動著,媽媽的斜眼飄去,孩子立馬坐了起來,但那一刻是極不情愿的,借由這個事件,我告訴孩子:如果你要考入軍校,未來實現你的夢想,你知道標準是什么嗎?你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軍人叔叔們是什么標準?孩子立馬調整表情,坐姿,這一坐就是一個多小時,沒有一絲松懈,中途沒有再找父母要過手機或者其他,連水都沒有喝一口………媽媽好驚訝,這是為什么呢? 從短短一個小時不到,我們來回不斷重復確認孩子立刻修正自己不好行為的行動力,確認他的價值不下25次,最終孩子才愿意從起初的不相信自己到最后說,我愿意去努力相信自己,通過自己努力去做到,即將走進少年班訓練之旅。
父母驚訝的看到自己日常的教育模式,不是孩子不能改,真的是自己太不了解孩子了,也不信任孩子,語言模式看似積極實則是打擊,連自己都意識不到。用要求式的愛對孩子實施掌控以發泄自己那么努力卻得不到回報的不滿,把父母無私的愛變成了交換,顯得那么功利,孩子辛苦,父母長期長途跋涉來回奔波也辛苦。
如果面對孩子成長中的逆境,你沒有做好陪他一起變好的準備,而這個過程需要一次次強化打心眼里信任孩子,一次次耐心愛心澆灌著,怎么可能把“長歪”的孩子給引導正呢?孩子不是交換品,更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愛他/她請給孩子適合的環境,讓他/她長成他/她自己。
耐心的背后是對生命足夠的重視和敬畏,世間萬物皆可重來,唯有生命成長不可重來。修繕性格缺陷,面對原生家庭重組自我,讓生命旅程回歸生命成長的軌道,做最好的自己從愛自己重視自己價值開始。
自我重塑一直走在路上……
林彩:一個熱愛生活,用生命感染生命綻放的幸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