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號下午給前男友發(fā)了一段視頻,大意就是自己在努力學習和生活也算小有起色,下定決心要重新追他。然后,被拉黑了。難過了一陣子,把視頻傳到微博上,配了些自我解嘲的文字,16號一早收到一位學長的評論:
“看了一遍除了作就是作死,我要是你前男友看到的只是你在炫耀你的狀態(tài)而已,說還愛想要追就默默進行好了,搞得這么聲勢浩大,我得告訴你事實是你根本不愛他,不過是在自我滿足?!?/p>
看完后莫名有些無地自容于是刪了微博在微信上找這位學長辯解,一來二去他和我說了很多,語氣凌厲字字戳心,末了語重心長地希望我好好思考自己,做出改變。
于是我坐回床頭插上耳機開啟回憶模式,發(fā)現(xiàn)在細枝末節(jié)的回憶里,男朋友的愛悄悄發(fā)生改變,我的感情卻大致平穩(wěn)。
我們認識的時候我正失戀,一邊想念前男友一邊認真生活,他則早已放下上段戀情活潑地過日子。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是很好欺負,不是一眼被帥到卻很耐看,有些不甚精湛的小才藝,是個人緣不錯的逗13。
后來時常往來,見面帶上小禮物,等待時捧上一本書,在深夜的天橋上一起看著車流聊天,時不時也撒個嬌,幾乎讓他了解了全部單身時的我,而我對他的了解,仍停留在第一印象。
不久后被告白,在一起,我成為了戀愛時的我。前期非常幸福美滿,可以參照“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后期日子久了就多疑并且要求不斷,甚至為了他班級出游不帶上我而大吵一架,與此同時放棄了一場又一場比賽、累積了一堆沒開封的書。
今年6月底,我們徹底分手。
在一起的時間里,我有時會在夜里懷疑自己對他的愛,會慎重思索是否要分手,最后總因為那些溫暖無比的陪伴和寵愛而作罷。不久前的一次爭吵后他發(fā)動態(tài):依賴不是愛。當時我不以為意,今天想起來才發(fā)覺他一早就感受到,我所謂愛統(tǒng)統(tǒng)不過是依賴。
這才領(lǐng)悟到,男人大概比女人聰明。盡管他們也許有的不善言辭,但卻比女性的感受來得更精準直接,而女人往往過分敏感,在意得越多反而越亂,也就離真相越遠,抓不住要害。所以你到底愛不愛他他一定知道,當他確認你不愛他了,或許會短暫念舊,但你若再傷他一分一毫,他就收回愛你的心,再痛也不回頭。痛著痛著也就忘了,再想起來會密密地癢,卻也無關(guān)緊要了。
嗯,在細枝末節(jié)的回憶里,他漸漸不愛我了,我的感情大致平穩(wěn),這份愛幾乎沒有真正完整地給過他,大概是非常不成熟的依賴。在分手后的思念里也全部是他如何對我好,都沒有涉及他是個怎樣的人。哪怕下定決心要追回,也聲勢浩大弄的人盡皆知,不過為了滿足那因為被分手而受傷的自尊心。實在慚愧。
好了,故事說完了。來說說感受吧。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對愛充滿期待,時常勾勒那個理想情人的樣子。在青春期的愛里,一碰上和理想情人搭邊的他,就熱烈無比地將所有要點對號入座,日子稍一長久多少會出現(xiàn)背離偏差,于是我們?nèi)轮澳阕兞耍 币豢薅[三模仿青春疼痛小說,痛哭被傷害辜負,感覺我們給了自己一個飽滿又轟烈動蕩的青春年華。
然后到了大學,生活的壓力漸漸迫在眉睫,一點一滴感受到這個世界太大太冷漠于是遇到一點溫暖就強加上愛,給還未成熟的感情套上一生一世的重擔,給必須努力的自己一張還沒打造好的溫床。可到了這個時候,站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統(tǒng)統(tǒng)都需要大把的時間去為自己的生命積攢能量。你還要要求對方按照你理想情人的標準去改變嗎?還要斤斤計較于單獨外出的日子有沒有每晚電話嗎?還要讓自己陷入感情無法前進聲勢浩大地叫囂著“你為什么這么不在意我”嗎?
靜下來。
徐志摩道別日本女郎的時候只一聲“珍重”,那一聲里卻有“蜜甜的憂愁”;海浪因著潮汐瞬息萬變捉摸不透,卻永遠不離開海灘。
近幾年情感界有一句很著名的言論:我們已經(jīng)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我的感受是:
你對愛人的想象力永不枯竭,但你身邊的這個人,他不是來滿足你的想象力的,他是一個完整獨立的人。我們不是女媧后人,沒有能力也沒有權(quán)力按自己的意愿去捏造愛人和愛情。
如果確認是出于愛而不是缺少陪伴的話,就?讓自己獨立起來,真正美好的愛情,不是交纏依附,它應(yīng)當是舒服的。我因你生命的光亮而愛你,不是我的期望想象;我因自己人格的獨立而去享受愛,不是叫囂著要你時刻心疼保護。畢竟未來迫在眉睫,人人都沒那么閑。靜下來,總能感受到愛的喜悅,它是你繁重生活壓力的偉大安慰,何必用瑣碎趕走它。
我們已經(jīng)過了制造愛情的年紀。
愛,是靜悄悄的東西。
寫完這些試圖仔細歸納出前男友這個人,發(fā)現(xiàn)很喜歡。管它是仍舊不甘心還是真的愛上,不違心就好。既然我曾那么沒心沒肺過,就還他一份應(yīng)得的愛好了!哈哈~
想做什么就去做。
畢竟,每次聽到問“啊你為什么呢” 其實都只是想讓人生少一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