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以來,這個世界留給我們最殘忍的一面就是不斷地離別。與親人離別,背上行囊他鄉求學,與同窗離別,揮揮衣袖四海奔忙,與親人離別,清淚兩行生死一方。
關于畢業,我也曾有許多的設想。我要和四年來認識的每一個人都合影,我要和學校的每一棟教學樓合影,我要和學校的夕陽日出合影,在離別的前一晚,喝個不醉不歸,然后在凌晨的校園抽瘋似地笑著哭著。然而,等要走的時候,才知道,真正的離別是無聲的。悄悄地來悄悄地走,沒有什么轟轟烈烈,該哭該笑,都留給了許多年后的午夜夢回。
關于畢業,終究有太多的無奈。還沒有能和朋友逛完這座城市,還沒有好好去愛一個人,還沒有嘗遍學校附近的小吃,還沒有好好說聲道別。時間最是無情,給你足夠的快樂和美好,也給你足夠的失望和回憶。
畢業了,這個世界會好嗎。
似乎一夜間,我們都長大了。懂得了求全和隱忍,懂得了放棄和生存,不斷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日子也變得周而復始,重復同樣的事情。從前特立獨行,最終還是被打磨得圓滑。我們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寫道:“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么也錘不了我。”也曾想執劍天涯,也曾想以夢為馬,拋下一切去浪跡四方。然而生活總將告訴你生活就是腳踏實地的走,我們總拋不下所有,忘不掉過去。
也曾在畢業的很多年后,某個午覺中好像聽到游戲的聲音,鍵盤鼠標滴答作響,以為回到了大學時代,醒來才發現偌大的房間空空蕩蕩,正午的太陽從窗外照進格外刺眼。也曾想回到課堂,再好好聽聽那催人入睡的專業課,再和朋友好好討論下中飯吃什么,但卻再也不會有專業課了。就像上完最后一節課后,有人問下節課上什么,得到的答復卻是再也不用上課了。
再也不用上課,我們解放了,再也不會有早讀考試班會了,再也不用搶飯搶課排隊領快遞了,多么令人興奮的事啊,每次想到都覺得打心底的悲傷。
時光抹去我們在這生活的種種痕跡,圖書館前那條道不會再有我們的身影了,最愛去的超市也關門了,最愛的老教授退休了,系里面也來了幾個新老師,游泳池一到夏天還是人山人海,小樹林那條小道卻長滿了雜草。好像我們走后宿舍樓要裝空調了,好像我們走后教學樓要翻修了,好像我們走后學校要蓋新的大樓了。然而這又關我什么事,我們已經畢業了。
我也是在畢業很多年后,才慢慢懂得,許多事情不能回頭,不想回頭,不必回頭,也不能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