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似乎大家都有一篇離不開的命題作文,叫做“我的夢想”。我小學的時候,似乎成為科學家才是偉大的夢想(艾瑪,不小心暴露了年齡)。就連親朋好友問起了,如果這個孩子回答了“我的夢想是當科學家、作家”等等,就會有一片贊嘆“這孩子真有出息”。
現在想來,我的夢想當時沒有那么大,就是吃遍世界上好吃的,那個時候零食少的可憐,就連一袋方便面、一根火腿腸都覬覦許久,吃過之后能滿足好幾個月。為了五分錢一根的冰棍拉幫結派的浩浩蕩蕩開往小賣部,也曾抄起媽媽打算做菜的黃瓜當水果說啃就啃。這個優良作風一直沒改,就連畢業后與合租舍友一起居住,成為了閨蜜,如果鬧矛盾了,只要一句“走,我帶你去吃韓國料理”。沒有一句對不起矛盾也立即煙消云散,就像偉大的國民勵志作家咪蒙曾說過的話”世界上沒有一盤小龍蝦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兩盤“。
漸漸長大了,我喜歡上了看書,尤其是故事書,我的啟蒙書就是爸爸讀書的時候的課本、學校的課外讀本甚至是家鄉的民俗故事。在書里,尤其是那本家鄉的民俗故事,里面夾雜著各種神、仙、鬼、龍的傳說,尤其對于窮小子被仙女看中的片段感興趣,以至于后來對每個故事章節記得特清楚,一旦有空就為同齡甚至低齡小伙伴們講故事,每次看到他們聽的很入神,就覺得特有成就感,這個時候覺得自己的夢想就是當一個作家。
再大了,世界也大了,那時候的我們向往更大的世界,環游世界就是我的夢想,向往美麗的大海山川和秀麗的世界。說到大海,一直在心里很神圣的,初次接觸它是爸爸給我講的,爸爸去外出學習到海邊可以給我帶了個海螺旅游紀念品,一吹就響的那種。爸爸說,海是無限的,看不到邊的,很漂亮。于是,考大學的時候我就選擇了有海的城市,說實話第一次見到大海的時候,沒有那種激動、雀躍,有的只是一份舒服,站在海風里,仿佛早就在心里想象到了她的模樣。
人越來越大,夢想似乎成了不切實際、不再談論的事情。可是就在身邊,有好幾位小伙伴實現了自己的夢想。T同學,大學時被分配到了不喜歡的專業,每日上課缺勤,說早上去上課起不來,基本上就在宿舍里度過。待大一下學期才偶爾聽說學校可以允許轉專業,于是興奮的去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文學院的新聞課,文學院在另一個校區,每日公交車程近50分鐘,這意味著要早上六點鐘就得起床,這也不妨礙她風雨無阻的去上課,畢業了也不著急找工作,悶在自己制作視頻的世界里前行。那個時候視頻還沒有這么流行,身邊的朋友和家人都覺得是不靠譜的事情,百般阻撓和打擊。沒有任何實習經歷的她一點點學習怎么制作視頻、怎么讓自己在配音的時候聲音聽起來更好聽,甚至自己寫歌詞改編,她成功了,近一年的積累使得她制作的一個視頻一個星期內播放量打到一百萬,慢慢的由于視頻質量好,加上總能夠切題、合適宜的制造熱點,已經達到了逾千萬的播放量。
W同學,高中就喜歡上了胡歌,總夢想著見他一面。把寫作當成了她的業余愛好,期待有一天能以記者行業采訪心中的偶像。從開始到現在從不放棄,接觸過著名的編劇,采訪過商界有名人士,雖然還沒有見到她的愛豆,但是不妨礙在夢想的道路上前行。
漸漸的,我也意識到我或許可以嘗試開始寫作,雖然作家夢離我遙不可及,但是寫下的文字能夠與大家分享,能夠產生共鳴,是再好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