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剛過,我卻發現自己錯過了打假的最佳時機,想一下還是應該加入今年龐大的打假大軍,因為我見到了假的石油工人!
人民網曾經寫過一篇關于石油工作者現狀的文章,大體是說由于行業萎靡不振,部分石油單位允許石油從業者在工作之余謀求副業。
最近又看到了一篇關于勝利油田的新聞,在繼一批勝利人離職轉行之后,部分單位開展試點,開始嘗試進軍地方業務。之前他們都是采油廠的采油工,現在他們從事物業,給酒店“打工”,承接廣告標牌外裝業務,哪里有工作,哪里能創造效益,他們就在那里!他們穿著標志性的工服,曾經是人人羨慕的石油人,如今卻離大家這么近,觸手可及!這樣的轉型需要勇氣也透盡了悲涼。
這幾年油價低迷,石油人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石油單位虧損情況十有八九,許多單位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被裁的、主動離職的、被“退休”的、找兼職的石油人比比皆是。
假如有一天晚上,你走進必勝客,就有可能在送快餐的服務員身上聞到一股“石油味兒”,不要驚訝,她可能就是一名采油工,為了生活,下班了做一份兼職而已。
昨天晚上,給我勝利的同學打了一個電話,主要是想向他確認了一下我看到的新聞,他沉默了一下,說新聞沒有什么問題,也算是勝利油田邁出的一大步吧!
其實他心里很不是滋味,畢竟他是帶著美好愿景去的勝利,想當年進勝利油田是多么的不容易,經歷了層層篩選,還要跟關系戶和石油子弟競爭,如今卻要淪落到“賺外快”的地步,雖然他還沒有到這一步,但總害怕有那么一天,實在有那么點不甘心,他說自己已經有了離職的沖動。
按他的理念,石油人不去鉆井、不去采油、不去從事和自己行業相關的工作,那這份工作還有什么意義?掛著石油工人的名號,做起了物業,當上了服務員,雖然是在困難時期,也真真的是一個假石油工人。
我接觸過得長輩都很羨慕我們這樣的工作,覺得我們工作比較穩定,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只要有企業,啥都不用擔心;他們經歷的是動蕩的年代,那個時候只有國企才算靠山,那叫鐵飯碗,那個時代的印記一輩子都很難改變,他們從來都搞不懂我們這代人的想法,覺得創業的那些年輕人都是胡搞、瞎折騰。
對于石油從業者,社會上的人普遍存在偏見,總覺得待遇高福利好,賺錢跟玩兒似的,但只有你真正進來之后,你才會真正了解,這個行業真的和你想象的不一樣。
人嘛,總是愿意相信自己,除非親身經歷,看到的、聽到的都有可能是假的!
(圖片來源:勝利日報)
PS:今天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歡,大環境下的無奈之舉,不是每個人都有辭職重新開始的勇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