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為勞累的原因,今天讀書有點蒙圈。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聽評課——《教師應當怎樣布置家庭作業》中提到的三層意思讓我思維停頓了很長時間才回過神來。
首先,教師“不要把課外作業當成課內作業的追加”——我們很多教師多年來一直在這樣做?美其名曰讓學生復習鞏固思考提高,用我的話說就是利用好艾賓浩斯遺忘規律,把記憶的記住理解的消化吸收。蘇老師當頭棒喝,課外作業應該立足改善學習能力,多觀察自然界的事物與現象,發展個人特長愛好興趣,提升智力最重要。
其次,教師布置作業,比如自學或閱讀課本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一邊讀一邊思考,想方設法把實際操作的行為與學過的知識相結合。實際作業應該更深入思考,把課本上的文字轉變成自己獨立思考設計的表格,圖表,圖畫……把積極的腦力勞動真正變成語言閱讀+用眼觀察+用心思考三合一的過程。
再次,作業做到“個別化”——量體裁衣,量身制作。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分層作業,不再啰嗦重復。在這里我覺得我們要做到更細化,更用心,做到極致!你教的學生就都是你的孩子,你力量不夠?不要緊,教授孩子的所有老師團隊集體備課;家校合作共同攜手建立同盟軍該上門家訪的登門,該電話聯系的打通,該線上交流的溝通,該家長來校溝通的邀請協商……說實話,現在有很多的家長同志們素質全面且勤勞認真;小組教學也請多研究分層次互幫互助,比學趕幫超而且把小組評價規劃科學;孩子個人?教師也要有的努力指導引導。蘇老師觀察的這個現象我們也有——班級里經常有那么兩三個孩子時常遺忘作業,多么細心的教育家!
聽評課,常態課也非常重要,觀察一下我們的同事們是否能夠關注各種細節。實際上剛剛開始的時候應該是很累的,但事半功倍,慢慢的養成習慣一定會好起來的。
家庭作業,家庭作業,家庭作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請引起切實的注意,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