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昨天聊到發芽的土豆有毒及應該怎么安全的吃的問題,那么其他常見的食物或種子發芽呢?還能不能吃呢?比如說紅薯,有人說普通紅薯發芽能吃,但是紫薯發芽會含有毒素,不能吃。到底是怎樣的呢?
我將常見的發芽食物進行了幾個類別的匯總。
1.營養加倍型
這個是很讓大家喜歡的,可以開心的吃,還不浪費。對于此類食物已經有專門的處理,即特意將食品發芽讓后食用。
這類常見的就是豆科植物種子。黃豆、綠豆、豌豆以及花生等都屬于此類。豆類的發芽苗,已經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了。
黃豆發芽后,會將其妨礙營養素吸收的物質分解掉,也就是說,吃發芽的黃豆可以提高營養的吸收率,還可以改善吃黃豆引起的腹脹問題。而且,發了芽的黃豆,口感也更清脆了,維生素C、胡蘿卜素、維生素B2、尼克酸、葉酸含量也增高。
豌豆發芽之后是豌豆苗,其胡蘿卜素含量明顯增高,可達2700微克/100克。而人們常吃的瓜果類蔬菜,其胡蘿卜素含量均在100微克/100克以下。充足的胡蘿卜素攝入可以保護我們的眼睛。豌豆苗用涼拌、快炒、攤雞蛋都是很好的食用方式。
綠豆芽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一道菜,綠豆發芽后維生素C含量會提高很多,為6毫克/100克。
前面這些大家都很認同,對于花生就有了不同的聲音:有人說花生發芽營養會增加,就像綠豆芽一樣,是很好的芽菜。但也有人擔心不安全。
首先,花生和黃豆、綠豆一樣,發芽時不會產生毒素,所以,這幾個芽苗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花生芽也是一款營養豐富的芽菜。
還有一個屬于谷類的,發了芽的糙米,該吃!
發芽糙米會產生一種非蛋白質氨基酸---Y-氨基丁酸(GABA)。它是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經遞質,具有安神醒腦、增強記憶力、預防老年癡呆等功效。
發芽糙米的GABA含量可增長至普通糙米的2.4倍,膳食纖維是精白米的3.7倍。以發芽糙米代替精白米,不但口感清香、易消化,而且具有防病強身的保健功能。
2.營養質量降低可食用型
比如前面有爭議的紫薯和紅薯就是這一型。
紫薯和紅薯是同一科。紅薯發芽后無毒,但發芽后薯塊中的營養被芽消耗,口感和營養價值會下降。
同樣的還有發芽的芋頭、山藥以及發芽的姜、洋蔥和蒜,都很常見,而它們我就歸為此類。
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芽苗會吸收發芽母體的營養,會降低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且口感變差一些,但不會產毒,是可食用。但是從營養的角度分析,還是建議大家吃新鮮的芋頭、山藥、生姜、洋蔥。
大蒜發芽后,雖然大蒜本身營養素下降,但還有一點特別,其抗氧化物含量比新鮮大蒜更高,且在發芽后第五天達到峰值,因此具有更好的防癌、抗衰老效果。
3.產毒型
這部分常見的就是土豆了,土豆的處理、吃與不吃,根據它產毒的特點已經說了,在此不贅述。
同樣性質的還有西紅柿,青色不成熟的西紅柿中也含有龍葵素,發芽的西紅柿也是,所以不要吃。
特別警示:對于發芽的食材所需要的環境和條件與發霉很接近,所有可以食用的范圍,都不包括發霉的情形。發霉不要吃。
所以,對于發芽食品要小心觀察它們有沒有發霉的情況,比如愛被易致癌的黃曲霉盯上的花生,會霉變變質的紅薯和紫薯等等。可以用看和聞等方法觀察可食芽苗有無發霉情況。當看到有發黃、發褐、發黑等顏色改變,發現有菌絲、孢子,有發軟等質地改變,聞到有霉味等這些發霉直接證據時,東西再好也不要吃哦!
腐爛的生姜會產生黃樟素,是一種有毒物質,長期食用有致癌風險。所以不要吃腐爛變質的生姜。
好的發芽食品,如1型,營養豐富,生長期短,而且在生產過程中一般不用化肥、激素和農藥,只要澆適量的水就行了,營養靠種子和植物本身供給,屬于無公害綠色食品,可以多多選用。
看著萌萌噠、充滿生命力量的小苗苗,我真的食欲大開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