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的面前,所有的才智和算計,都顯得不堪一擊。
所以石泓費盡心思為陳婧頂罪,所以哪怕殺掉唐川才是令事態完滿的最好的結束方式,石泓還是選擇調小干擾波的震動頻率。
他們二人,一個是他愛慕的女子,一個是他深交的摯友。
石泓愛他們,因為這份愛,他所有引以為傲的高智商才智和天衣無縫的掩蓋計謀,轟然崩塌,不堪一擊。
故事的開始,總是那么簡單而自然。小石泓和小唐川的初相識,便只是因為一次地理考試,石泓在試卷上的信手涂鴉。
高智商人群間的交流,往往始于對彼此才智的欣賞。
唐川看懂了石泓涂鴉下的“四色問題”的研究,出于惺惺相惜,與石泓主動搭訕,兩人因為同樣對數學懷有熱愛而成為了好友。
可是現實生活總是變幻莫測,多年后兩位有著同樣愛好的少年卻活成了兩種不同的樣子。唐川依舊意氣風發,在大學的實驗室里研究起問題來一派冷靜清晰的精英形象。而石泓,卻顯得有些滄桑和落魄,淪為一個平平無奇的小教師,較與他的才智和能力,實在顯得大材小用。
更重要的是,兩人多年后的重逢相交間,唐川記憶里一貫地對除了數學問題之外的一切都不感興趣的石泓,也會不經意間流露出對于唐川外表的羨慕。
于是,對于石泓這樣的數學天才而言,這唯一一點讓他跌落凡塵和普通人一般無二的小情緒,成了他致命的弱點和暴露痕跡。
精明如唐川,很快將視線和目光轉移到他這位深交了數年的摯友身上。
唐川在和石泓的幾次交往中,也曾和石泓路過幾次石泓家附近的天橋。天橋上的躺椅時常流連著流浪漢,也是這種交往中的絲絲點點的線索,成為后來唐川串聯案情時的絲線。
唐川注意到,石泓總是在下班后去一家快餐店,于是有了快餐店的探視,而在見到陳婧其人后,很快地就在腦子里對案件發展經過有了大致的梳理猜測。
他深知,石泓喜歡陳婧。
而石泓,也在與舊友重逢后的數次交往中漸漸明白,事態繼續發展下去,一切都會漸漸明晰地暴露出來,于是他終于開始對自我的詆毀。
他跟蹤陳婧并且拍照,發威脅信,將自己塑造成一個變態跟蹤狂的形象,在感情上刺激陳婧,硬生生將她推出自責愧疚的牢籠,逼她走上與自己對立的局面。一旦她開始恨他,就會心安理得地成為送他進監獄的助手。并且只要她恨他多一分,就能對自身形成更堅硬的保護層。聰明如石泓,用這種方式,逼迫陳婧栽贓陷害他,并且不會讓她備受良心拷問的煎熬。
他將唐川實驗室里的犯罪儀器偷出來,順著一種誤導的思路引導所有人覺得他罪無可恕,并且制造出想要對唐川下手的假象。然而他錯在沒有真正對唐川下死手,所以同樣睿智如唐川,也會一下子全盤推翻石泓一早鋪好的所有路,揭露最后的真相。
最后的結局,是石泓心滿意足地以為自己可以在監獄里研究自己熱愛的數學問題,可是卻錯愕地見到了自己千辛萬苦想要護住的陳婧。那一刻,萬念俱灰。
或許是悲哀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白費,可是卻犯下了諸多罪孽。或許是終于能被人愛獲得了靈魂的慰藉,或許是終究懊悔沒能護住自己心愛的女子。
唐石二人從相識到重逢從未忘記過對數學問題的爭論,可惜這一次,卻終有勝負之分。
依稀記得那時年少,二人高談闊論相視而笑。最后的一面,唐川帶著那本相約好要一起討教的數學書冊,卻最終在電梯內外的對視中,在彼此的眼里明白,很多問題,即便有無上的才智也無法觸碰,因為實在太難了。解得開世界難題又如何,那些可以運用在數學難題中的公式,終究無法用來參透人性和人生。
因為有些問題不只是問題,里面還有說不出口的磅礴的愛恨交織,悲歡離合。可憐石泓,為了愛,步步為營,最后卻還是免不了一輸。
又或許,他和唐川仍舊持平。他輸掉了自己的品格,卻沒有輸掉唐川這個摯友。
而唐川,雖然贏在品格如初,卻親手將石泓送進了監獄,輸掉了自己的摯友。
——
寫了很久的了……但還是想發出來,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