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送別》李叔同
02
這幾天,一首樸樹的《送別》,刷爆朋友圈,
不是說,樸樹把這首歌演唱的多完美,事實上根本算不上一場完整的演出。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下一句還未開口,
他已泣不成聲。
后來的演唱,只能在和聲,和啜泣聲中完成。
一般來說,帶著哭腔的演唱,一定是影響聽眾感官體驗的;
但這段視頻,我看了不下20遍。
突然覺得,樸樹的脆弱與不完美,
真的好治愈。
03
1996年出道的樸樹,在今年之前,僅僅發行兩張專輯,26首歌曲。
終于在今年年初,他的第三張專輯,《獵戶星座》正式發行。
一張專輯,做了十幾年。
其中的痛苦,掙扎,堅持,放棄,抑郁,我們可以想象,但是無從得知。
浮夸造作的娛樂圈,焦躁壓抑的名利場,為什么單單接受樸樹的緩慢與頹廢?
除了他,還有誰,退出公眾視野十幾年,歸來依舊讓人熱淚盈眶?
也許是因為,他成為了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想成為的樣子吧。
不需要蓄意偽裝,不需要委曲求全,不需要攀權富貴;
甚至不需要堅強。
誰說脆弱是可恥的?誰又說每個人都需要長大呢?
就像網友說:人到中年,活動仍像一個少年,一定很不容易吧。
04
我覺得是不是我的蠱惑能力還挺強的,而且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想做一點不一樣事情的自己。
真夠酷的。
聽著樸樹長大的80后,最大的一批,已經37歲,最大的90后,也已經工作四五年了。
還沒任性過,青春早已散場。
問問自己,青春年少時,做過最酷的一件事,是什么?
很遺憾,我答不上來。
規規矩矩地讀書,乖乖地上個大學,彬彬有禮地談一場戀愛;
然后是工作,結婚,生孩子,還房貸;
再回頭看,那個籃球場上肆意馳騁的少年,已經變成了疲憊油膩的中年大叔。
就算再脆弱,再敏感,也必須裝的滿不在乎,假裝可以很堅強。
所以,當我們看到樸樹時,覺得他那份真誠與清高,特別美好。
他的脆弱,他的執拗,他的孩子氣,在我們眼里,都合理而耀眼。
這樣的人,忒干凈。
孤獨而又憂傷,不沾染一絲人間煙火。
永遠那么青春年少。
他說,“誰不是一邊不想活了,又一直努力的活著?”
這就是生活啊,有痛苦,有委屈;
我們可以哭,可以脆弱,那就索性痛痛快快地哭一回,然后帶著微笑,繼續上路。
05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樸樹說,如果他能寫出這樣的歌,當場死了都值得。
作為音樂人,樸樹的音樂,也許真的比他生命更重要。
樸樹說,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誰又不是這樣,平凡地努力著,努力而又平凡。
但總會有些瞬間,就是想踏踏實實任性一次,找回那個年少的自己。
所以,愿我們每個人,都能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