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英文書名為《Educated》,翻譯成中文版的書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想象的意境很美。初看,中英文書名的差別很大。翻開書本,作者的原生家庭居住的地方有一座被作者父親稱之為“印第安公主”的山。作者在離家求學,回憶家的時候,幾次提及那座公主山。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之深刻,可見一斑。中文書名寓意深刻,此山是公主山,還是你覺知的那座山?
作者塔拉-韋斯特弗,美國作家,歷史學家。1986年出生于美國愛達荷州山區。17歲前從未上過學,后來通過自考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取文學學士學位,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8年出版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看這人生履歷,就是現實中的勵志劇。相信很多人讀這本書,第一是源于對作者經歷的好奇,也可激勵自己一番;二則是該書是比爾蓋茨年度力薦的暢銷書。
如果當它是一本勵志書來看,我想你會失望,因為整本書是如此平淡的記事。你想看到的改變的決心,抗爭的勇氣,如何克服困難達成目的去做經歷,好像并沒有太多雞湯和雞血類的辭藻筆墨。甚至于,勵志的金句,你在書中都找不到幾處可以劃出來。
要我來談談讀這本書的感受,我想用一個詞“覺知自我”去概括。書中有兩句話,我覺得是塔拉”覺知自我”的重要節點:一個是克里博士鼓勵塔拉申請劍橋大學,引用《茶花女》對塔拉說"決定你是誰的最強大因素來自你的內心”;另外一個是塔拉在經過一段意志消沉之后決定重新完成博士論文時,對自己的提問:當一個人對家庭的責任與他對朋友、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沖突時,他該怎么做?并最終明確自己的歷史只能是由自己書寫的事實。
書中,塔拉的原生家庭環境包括家庭成員結構、宗教信仰,社會文化環境,對塔拉影響至深,以至于已經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塔拉,還對一些政府福利政策和科學抱有懷疑和偏見。而讓塔拉想去上學的初心,也并非是出于對知識的向往,而是不能忍受父親對家人生命安全的無視和輕視,在哥哥泰勒的鼓勵下,走向接受教育和求知的路。
在這條路上,歷史的真實背景和科學信息,與父親灌輸給家庭的理念發生了極大的沖突;主流價值觀對原生家庭價值觀的顛覆,讓塔拉的內心思想跌宕起伏:恐懼,震驚,懷疑和自我懷疑......在掙脫原生家庭的影響,覺知自我的路上,塔拉也獲得了兄弟等親人,師長、朋友和愛人的支持和幫助。
讀這本書,了解大洋彼岸,跟自己同齡的塔拉的故事。通過塔拉的成長故事,看到美國的社會文化,宗教和教育體制的一些情況。
塔拉說,是教育給了她新世界,給了生命的無限可能。
由此,我也是如此感謝我的父母,一直支持和鼓勵我接受更好的教育,讓我有更好的人生,開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