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閨蜜微信感嘆當媽后時間不夠用,隔著手機屏幕我小雞啄米般點頭。自從當了媽媽,時間簡直寶貴到以分為單位計算。就說我們的閨蜜聚會,從婚前一周一次退化到一月一次,就這還都是沖過重重困難才能實現。近期攜夫帶娃聚會則越演越烈,大有逐漸成為聚會不變主旋律的趨勢。不得不說,每個當媽的都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
? ? ? ? 遙想當年,也就2013年,我還是個精力充沛的二人世界族。上班之余各種積極學習,線下聚會,周末看看電影聚會,呼朋引伴地一起旅行。日子過得愜意自由。
? ? ? ? 2013年4月,我參加了永錫老師的時間管理課程,那時時間管理還不普及,不像現在似乎上升到全民時間管理的節奏。記得課程最后有個環節:分享近期的愿望,我寫的是盡快做媽媽,還得到在場所有小伙伴的祝福。課程結束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認真踐行,每天早起打卡之類。沒多久我就如愿以償有了孩子。然后就發現,我徹底淪落為“絕望主婦”的節奏,什么時間管理全都被丟在腦后。每天上班八小時,八小時外全是孩子。娃入睡后自己基本也睡眼惺忪,快進周莊之際才心有不甘想振臂一呼,一天又過去了,時間都去那兒了!
? ? ? ? 首先我來列舉下職場媽媽的時間表。大致如下:早上七點或更早起床(有人還需給娃做早餐),八點半準時上班,下午五點半或更晚(如果加班)下班。回到家又開啟“上班”模式,做飯或帶娃必選其一。孩子小的基本流程如下:陪娃吃晚飯,樓下溜娃或陪伴閱讀(講故事),然后帶娃洗澡和睡覺;孩子大的則督促孩子寫作業,解答孩子各種問題,包括作業不會的題目或青春期迷茫等。一切搞定后看看鐘表,已是晚上十點多十一點,留給自己的時間所剩無幾。
? ? ? ? 相信很多職場媽媽有和我閨蜜一樣的感慨,包括我自己也長期被沒時間的焦慮所困擾。然而焦慮只會加重對現實和時間管理的放棄,時間并不會因此增加一分。職場媽媽沒大塊時間能給自己,這就是現實。面對這個現狀,如何做到“無中生有”延展時間的深度十分關鍵。對于當代女性來說,自我意識的提高讓她們更注重自我提升及自我的價值體現。職場媽媽該怎么高效管理時間,平衡工作家庭和自我的關系呢?
? ? ? ?1.放棄完美心態,客觀看待自己的身份
? ? ? ?從決定生孩子這一刻,你就要做好犧牲一部分自我的心理準備,養育孩子(尤其孩子小的時候)勢必占據你很大一部分精力。職場媽媽首先要學會妥協,該陪孩子的時間好好陪同,做高質量陪伴。就像我們的閨蜜聚會雖然演變成家庭聚會,但因有爸爸們幫忙帶孩子,媽媽們照樣可以在一邊說說姐妹私房話。
? ? ? 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如果你是完美控,請放棄完美這個字眼。必須從心理上接受自己在家偶爾(不能長期)因帶娃蓬頭垢面,但只要出門就一定收拾得賞心悅目。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同時更加愛自己,想辦法讓事情高效,過上輕松充實的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態調整后,我擺脫了“絕望主婦”的狀態。同樣是24小時,我努力工作、維護微信公眾號、學攝影、組織公益分享,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了。
? ? ? ?2.擁有清晰目標,做任何事分清輕重緩急
? ? ? ? 根據最著名的時間四象限理論,所有事情按照重要和緊急劃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四象限理論可以適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方面。
? ? ? 就拿帶孩子來說,我認為既緊急又重要的就是陪伴和教育問題,重要但不緊急的比如給孩子做飯。工作性質決定我經常加班,于是抓住核心問題和老人分工明確。我下班后全程陪伴孩子,直到她入睡,而老人幫忙做飯做一些家務。 如果你沒老人幫忙,就選擇花錢請人做飯做家務。又想不花錢又想省時間的好事兒基本沒有。時間畢竟有限,你要做的就是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去完成最最優先級事項。
? ? ? ?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我有以后送孩子出國讀書的想法。出國讀書英語是敲門磚,因此我注重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向英語教育領域的專家學習,向英語牛娃的媽媽取經,對孩子開展親子英語啟蒙。親子英語啟蒙是需要長期堅持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只有目標清晰,在時間分配上才能有的放矢;正因為目標清晰,才更能堅持和持久。
? ? ?3. 善用手機app制定計劃和提醒
? ? ? ?很多女人在生完孩子后,記憶力直線下降,事情過會兒就忘記。這時就需要對事情收集分類。有些事只需定鬧鐘到點提醒就不用占腦子內存反復去想。 我先后用過紙質和手機app列計劃,經過實踐通過手機app制定計劃及設置提醒更高效便攜。用過兩個好用的時間管理app。一個是Doit.im(本人沒任何利益,純推薦),這個app包含了收集箱、今日待辦、下一步行動、明日待辦、日程、將來/也許、等待幾個項目,其設計理念源于戴維·艾倫的《搞定》。如果你沒看過《搞定》,嫌Doit.im用起來太復雜,不妨使用Google日歷或手機自帶的日歷。一樣有強大的提醒功能,還可和多款軟件兼容。(推薦書目:《搞定》系列叢書,作者:戴維·艾倫,包括《搞定Ⅰ:無壓工作的藝術》、《搞定2:提升工作》《搞定3: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藝術》三本書,強推《搞定Ⅰ》)
)
? ? ? ? ?不知道你會不會遇到這種情況,比如正在寫東西,突然來了條微信,你會不由自主想去翻手機看看誰發的消息。回完消息再順手翻翻朋友圈,點一圈兒贊后發現時間已過去一倆小時,你要寫的文章還停留在第一行。 番茄工作法則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所謂番茄工作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創立的一種微觀時間管理方法。其具體操作方法就是選擇一個待辦任務,將番茄時間設定25分鐘。這25分鐘里專注做你的待辦任務,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短暫休息5分鐘。每4個番茄時間后就多休息一會兒。
? ? ? ? 一個番茄時間(25分鐘)里,你必須擺脫手機等外界干擾,心無旁騖高效處理要做的待辦任務,通過把手機靜音、找個安靜房間等方式隔斷與外界的聯系。25分鐘過后一個小獎勵就是短暫休息5分鐘,這5分鐘里大腦要果斷轉換頻道和清空,不要想前25分鐘內做的內容。25分鐘你就能收獲一個番茄,如果統計一天吃很多只番茄會很有成就感,這就意味著你高效工作時間很長。 當然如果白天在辦公室你可能會被各種客觀情況所打斷。這種打斷無法避免,只能讓番茄時間暫停。我個人感受就是下班獨處時更容易吃番茄,因為這時你能控制所有狀況,而在辦公室因不可控因素會導致吃番茄個數大大減少。(推薦書目:《番茄工作法圖解: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作者:[瑞典]Staffan N·teberg )
?4.合理劃分時間區域,利用好碎片化時間
? ? ? ?每個人的時間都可以劃分區域,分清哪些時間是大塊時間,哪些是碎片時間。大塊時間用來做比較難不被打擾、需要思考的事情,碎片時間則因地制宜。
? ? ? ? 對我來說,孩子睡后是大塊時間。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她晚上十點多才睡覺,我為此疲憊不堪。后來發現給她洗澡太晚,洗完澡還要看動畫片《愛探險的朵拉》(1集25分鐘),這樣更要一段時間無法入睡。于是我將孩子的作息提前,從九點洗澡調整到八點洗澡。洗完澡就帶上床改看《粉紅豬》(1集5分鐘),她要求看兩集粉紅豬我也答應,因為總共才10分鐘。看完就趕緊關燈,給孩子營造睡前氛圍,暗示她早點睡覺。節省下來大塊的獨處時間,用來更新微信公眾號、寫文章、看書等需要獨立思考的事情。
? ? ? ? 碎片化時間則要充分利用,積少成多。比如上下班大概有一小時的獨處時間,我會打開喜馬拉雅、荔枝電臺等有聲電臺,選擇喜歡的節目或有聲書收聽。通過上下班時間我先后聽完了藝術和音樂等幾個專題的節目,還聽了無數本有聲書。中午午休兩小時,我一般吃飯20分鐘,散步20分鐘,寫東西20分鐘,其余時間午睡;孩子睡前要喝奶,這時候我會去洗澡。孩子喝完我也差不多洗完,避免了孩子喝奶時我只能刷手機等她。
? ? ? ?5.擁有同時推進多項工作的能力,過豐富多彩的斜杠人生
? ? ? ? 到底專一做一件事情還是多項事情同時進行?職場媽媽基本也都是超人媽媽,我認為擁有同時推進幾件事情的能力必不可少。同時做很多事情不是要你貪多嚼不爛,不加選擇任何事都想做。而是有所取舍的基礎上,同時推進多項工作,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同時完成某一項或幾項工作,不要每個方向都使勁兒或者只盯住一個方向使勁兒,而要選擇重點關注最重要工作,兼顧不那么重要的,使得各項工作起頭并進。
? ? ? ? ?現在社會每個人都兼具多重角色,職場女性同時也是孩子媽媽。多元的時代必定導致多元的生活方式,多重職業身份的產生也是必然趨勢。職場小白領同時是兼職模特,一個人集演員/作家/歌手于一身等現象屢見不鮮。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身兼多重職業身份的斜杠青年/中年。斜杠青年來源于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是指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 ? ? ? 從心理層面來說,多重身份反映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滿足了人的不同需求。正職工作保證養家糊口,兼職事業則彰顯個性,傳達了價值觀,兩者之間不是此消彼長,而可以相互轉化。這段時間正職工作是主要工作,也許過段時間現在兼職工作則反轉成為主要工作。斜杠人生最重要的意義在于你多擁有一種能力,比只能單一工作的人多了一份選擇的權利。
? ? ? ?最后我想說,職場媽媽更應該高效管理和利用時間,創造更多價值,做孩子的榜樣。你的視野決定了你的高度,你的行動決定了你的深度。一邊整天躺在床上睡大覺,一邊羨慕別人工作家庭個人樣樣兼顧風生水起,待光陰逝去年華老去,你所擁有的也只能是羨慕嫉妒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