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祖國的大江南北、名山大川也走過了不少,對身邊的景致卻很難提起太大的興趣。這個周末,朋友約我去葫蘆島虹螺山穿越,說是路線輕松,只如閑庭信步般看看景而已,我就懵懵懂懂地答應了。只是穿了平時旅行時常備的休閑裝、七分褲、運動鞋,懶懶散散,心態平和,沒有一絲興奮和忐忑,就這樣上路了。
我們乘坐的大巴車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跋涉,駛入虹螺山腳下的天然寺旁的停車場,大家背上背包,拿起登山杖,開始了穿越之旅。這個季節,秋意漸濃,蒼茫的山峰綠意消減,樹葉開始泛黃,土石的小路緩緩上升,最惹眼的就是驢友們鮮艷的戶外衣服了,五彩斑斕,蜿蜒而上,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的足跡踩踏在山路上,是如此得輕快。
此時的我還不知道要環穿的虹螺山的地形地貌和歷史沿革,忙向同行的驢友打聽。一位資深驢友告訴我,虹螺山位于葫蘆島市區北30公里,包括大虹螺和小虹螺。以夾道溝為界,西為大虹螺,東為小虹螺。大虹螺主峰海撥900.8米,以頂峰為軸,如扇形層層錯落,山巔為玉皇頂,頂端稱南天門。南面是絕壁,北坡也較陡峻,稱大虹螺山上堂。主峰為山的主脈,另有數十條支脈,伸向四面八方,俗稱此山"八面威風",我們這次環穿的就是大虹螺。說完這些他用手掂掂我的背包,看了看我的這身行頭,又對我說,“第一次穿越嗎?你都沒有準備登山杖、手套和穿登山鞋嗎?另外這背包分量也不輕??!我們這次環穿是中等以上難度,怕你吃不消??!”我趁著他不備,沖他翻了一眼,竟嚇唬人,有那么夸張嗎?大山大水本姑娘都走過,這么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溝能奈我何?
但殘酷的現實立刻給了我迎頭痛擊。剛攀爬半個小時左右,我就感覺到累得不行了,心跳得撲通撲通得快,呼吸急促,還有點胸悶。只能借助大口大口的深呼吸來調整,學著老驢友盡量保持站立的姿勢而不是坐下來,才慢慢感到了體力的漸漸恢復。多云的天氣,陽光雖不強烈,但汗水已濕透衣背。
行走山間,看到這座山還是原始古樸的模樣,未曾開發過。它未經雕琢的美麗和率真野性應該是戶外愛好者的真愛吧。我小心地踩在石頭上,遇有松動的石塊,就搖晃一下,極力保持平衡,雖然平時也是每天徒步、鍛煉,但是真正背著裝備爬起山來,還是感覺相當艱難。
途中攀爬到一處陡坡,人稱好漢坡,陡峭異常。我們的向導拿著繩子,先行爬上了這個坡度將近90度的大巖壁,然后放下繩子,讓大家順繩攀巖而上。輪到我的時候,我手腳并用登上幾步,卻因為擔心把向導拽下來,沒有用繩子。還好,我身子一歪,滑到了下面的平坦之處,心里一陣慶幸。向導卻狠狠地批評了我,他說,我們戶外團隊就是要講團隊精神,互幫互助,不要怕麻煩別人,首要的是保證安全!我忙點頭稱是,這次是心服口服,提醒自己,再也不要??幔欢ㄒθ谌雸F隊。
繼續前行,路線越來越虐了,為了前進,我們一會兒行進在山崖邊,一會兒穿越過灌木叢;遇斷崖下繩索,見峭壁練攀巖。伴隨著亂石穿空和斷崖峭壁,是濃濃的驢友間的互助之情。一位年輕的驢友平衡感真好,在巖壁的凹凸處行走,如履平地,“把你的手給我”是如此溫暖的承諾!
真的感覺到了什么叫震撼,爬過一座山,走下一段很陡的坡,回頭看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真的是我們剛剛爬過的、走下來的路嗎?不由的開始崇拜自己,人真是潛力無限大啊,任何困難和你覺得完不成的事,只要肯努力,愿意付出,一切都不是問題。
在驚險的路程中,也總有幾分輕松愜意的時光。抬望眼,看天空湛藍,白云漂浮,遠山如黛,令人心曠神怡。坐在平緩的山石上,舒展一下疲憊的身軀,任陽光、清風、松濤、白云,蕩滌心中所有的煩憂,瞬間清爽。在自然的懷抱里,我們依舊是當初那個純凈的小女孩,回歸最真實的自己。
咬牙堅持,終于迎來登頂的時刻。無怪乎詩圣杜甫會驚呼“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天白云之下再無遮擋,眼界如此開闊;起伏的山巒之間,松濤如海,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淺褐色的石壁、崎嶇不平的羊腸小道,描摹出一副奇崛的宋元山水畫。觀之令人心胸豁然開朗,多少疲憊隨之煙消云散。讓我們盡情地享受這一刻吧,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把困難踩在腳下,登上了最高峰,這就是所謂的人生之豪邁吧。好多驢友忍不住對著空谷大喊,谷中亦傳來了婉轉的回聲,連綿不斷……
穿過一片片灌木叢,大家來到了一處平坦的所在,上有石臺石椅,用木棍壓著報紙,是個聚餐的好去處,一切都準備得妥妥當當,我們要休息、午餐嘍。大家三五成群,拿出各種美食,一起分享,其樂融融。可能是體能消耗過大,身體急需補充能量吧,平時挑三揀四的舌尖,變得極好安撫,平日覺得很普通的食物吃起來卻格外香甜。要不是怕下山腿軟,我們姐倆還真要對著清風林海暢飲一番呢。
吃過午飯,收拾好心情,就要沿著山脊下山了。下山之路,依舊是虐腿之旅。荊棘雖不比春夏那么茂密,但也會時不時地探出幾枝刮扯我們衣服、頭發,不停劃過裸露的皮膚;腳下如此坎坷,不能踩實,沒有踏實的支撐。我們沒有登山杖,要用手拉住那些小樹、灌木、巨石,而樹木有時也不牢靠,石塊上面都是凹凸不平的顆粒,非常扎手。于是,打滑、摔倒成了難免的事情,手心、手指多處被磨破、出血。我們的手上、衣服上、鞋子上都是土,端莊的淑女,秒變為泥人了。
下山路上遇到了兩處斷崖峭壁,名曰“一棵樹”和“三棵樹”,都是在兩山的夾縫之間,只有一人多寬,十多米高,垂直而立,絕無踏腳之處,真是險絕異常。此時方顯男兒的英雄本色,只見一男驢友飛身抱樹而下,滑至中途,兩腳分踩石壁兩側,一手抓實樹根,巍然屹立;另一人崖邊呼應,全力拖拽,協助大家下至崖底。最令我感動的是,下行途中,我們每個人都要踩著腳踏石壁的驢友的肩膀,才能平安下來,而他一直紋絲不動,站成了一棵松,那樣值得信賴。這么純粹自然的驢友情,是我之前從未體驗過的,真乃人間至情大愛。
就這樣一路摸爬滾打,終于抵達山腳下,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在這攀爬和下降的過程里,我們似乎體驗了完整的人生。腳踏平整的水泥地,心里是如此的踏實,原來幸福的感覺是比較級的。
回想一天的行程,也曾精疲力盡,也曾力不從心,也曾為落后著急,但不放棄的執著,驢友的鼓勵和關懷,是支撐前行的力量。在高山大川面前,在大自然面前,我們個人的力量是何其渺小,而人性中樸實善良的一面又是何其偉大。
再見了如夢如幻的虹螺山,我的戶外穿越處女秀,下次我一定準備好專業的行囊,再次與你相遇。
(此文獻給一路同行的摯友,感謝一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