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注釋】
1) 仲弓:冉雍,字仲弓
2) 宰:官職名,總管。
3) 有司:當官的人。
4) 赦:免除、減輕。
5) 舉:舉薦、提拔。
6)舍:舍棄、遺漏、埋沒。
【譯文】
仲弓做季氏的總管,他向孔子問有關(guān)政治的問題。孔子說:“給官員們帶個好頭,人家有小錯誤也不要計較,提拔表現(xiàn)優(yōu)秀的人才。”
仲弓說:“怎樣去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的人才然后把他們提拔起來呢?”孔子說:“提拔你知道的就行了;那些你不知道的優(yōu)秀人才,難道會被人埋沒嗎?”
【理解與思考】
仲弓就是冉雍,那個孔子評價其“可使南面”的冉雍。冉雍雖然出身不好,孔子卻一直認為他德行高超、才干出眾,也一直給予他鼓勵。冉雍沒有辜負孔子的期望,當了大官。冉雍向孔子請教為政之法,孔子教他用人之法。“先有司”,有司是指負責各項具體事務(wù)的官員。先得把他們搞定,讓他們各司其責。“赦小過”,對于小過錯不要糾住不放,要寬容別人的小錯誤。最重要的是“舉賢才”。人是決定性的因素,在為政中至關(guān)重要。
但是,如何識別賢才呢?冉雍問到點子上了。知道賢才誰會不用?問題是“焉知賢才而舉之?”孔子說:“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意思是提撥你所知道的賢才就行了,至于你所不知道的賢才,難道其他人會不用嗎?只要一個人有才能,他就會被人發(fā)現(xiàn)任用。你不能說把有才能的人都為你所用,三國時,魏蜀吳也是各有人才才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所有的人才都為你所用了那你還得了?
所謂“先有司”。在政治上是指官員們要給下屬和百姓們帶好頭。那么同樣的,在我們做家長的也要給孩子帶個好頭,做好榜樣,老師也是這樣,所以一般情況下,家長和老師該做的事是可以參考領(lǐng)導該做的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