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要深入到這個行業里面去
我現在對這個行業不是特別了解,需要實地考察下這個行業,只有了解了這個行業,才能做出好的產品模型。
否則產品模型錯了,上面交互功能做得再好都意義不大。
2.商品渠道:
現在的商品渠道都是第三方商城,例如京東、天貓、一號店等,這些渠道的返利是很低的。
反而手機配件實體行業的利潤是比較高的,可返利也是比較高的,他們迫切希望一個垂直的第三方手機配件平臺。
3.電子產品的獨特之處--實際體驗>專業評測>圖文宣傳
用戶購買任何一款電子產品,最希望得到的是實際的體驗,而現在的大多電商平臺都無法解決用戶的這個問題。
解決方法有兩種:
-免費硬件體驗活動:覆蓋人群少,門檻高;
-和手機配件實體商家合作:我們提供客流量、他們提供線下體驗;用戶使用App購買渠道時,價格優惠,并有App上詳盡的圖文視頻評測對比;
難點:手機配件行業水太深,魚龍混雜。
4.一些數據:
2015年針對手機配件市場的調查數據來看,2011年-2015年通過網絡渠道購買過手機配件的用戶比例逐年增高,甚至已經達到90%以上,國內的消費市場已經基本被網購所取代。
從2011-2012年智能手機的走俏,帶來了手機用戶對大容量存儲卡和電池以及耳機等智能手機裝備的巨大需求。電池、充電器、藍牙耳機、內存卡、讀卡器等手機必備配件搭配率極高,移動充電寶、車載充電器、車載藍牙等也受到時尚商務人士的青睞。隨著后來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中國的手機配件相關標準也陸續出臺,手機配件都成為了一次性投資產品,且多方面的手機配件趨勢下滑也導致手機配件市場的暴利時代走向結束。
手機殼個性定制是目前國內手機配件市場中最為炙手可熱的項目,與原有的手機配件市場相結合,拓展自己店內業務,為店鋪添加增值服務。
例如手機殼和手機保護膜與兩年前相比,已經有了一個創意上和質量上的明顯提升,消費者的審美觀需求也與之前發生了改變
前幾年,手機+成品手機殼或許是一種標準配置,然而2015年初開始,這一情況已發生明顯改變,成品手機殼漸受冷落,個性定制手機殼收到消費者青睞,已成潮流。
例如以一個外在的配件實現手機與單反的結合來提高手機的拍照性能,目前這個方向只是剛剛開始,他抓住了部分消費者的心(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產品),也主要說明了未來智能手機配件將會更加的實用化。
但配件就不同了,手機的配件利潤率非常容易出現100%和200%的情況,事實上,一個宣稱不靠硬件賺錢的制造商,正是靠著售賣配件大幅的刷著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