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華,筆名稚吟秋聲,資深語文教師,“傳統文化融入語文課程”全國學術研討會、全國正道語文學術研討會、全國中小學課堂智慧教學能力提升研討會、“四地”語文研討會、“溯源導讀河南項城推廣活動”、深圳東莞兩地“溯源導讀”學術報告會、漢中“追尋大師足跡,探尋閱讀源頭”國培計劃講座、“生命因與大師邂逅而精彩”南京建鄴中學導讀互動活動、“河南省第四屆語文課博會”“教育者論壇”“夢龍詩話”詩歌教育微型論壇“上海市桃李園學校教學研討微講座”等多個語文教學活動特邀嘉賓及主講者之一,“南京十三中語文研討”“東莞市松山湖實驗學校語文研討”“河南虞城春來學校”座談會主講者、全國溯源導讀教學展示課《為學》《陳太丘與友期行》《背影》,“臺州、寧波、杭州、上海、嘉興”五地語文專題研討古代詩歌專場嘉賓評委,全國名師工作室發展聯盟講師,“溯源導讀法”“無界思維法”創始人,創建微信公眾號“稚吟秋聲文學藝術生活”、“溯源導讀論壇””老子長壽””嘉定地方文化研究會”,聃道影視文化(上海)有限公司企劃總監,文字作品散見各大報刊媒體。
12月18日,我和先生應玉環實驗學校校長的邀請,參加該校為時一天的語文教學活動。該校是臺州市享有極高聲譽的12年一貫制現代化學校,它在杭州也設有分校。學校處于玉環島中心位置,三面環山的地理位置,讓學校就像一個風景怡人的度假村。
玉環實驗中學的兩位年輕老師與先生弟子肖培東老師同課異構教學《周亞夫軍細柳》。我與先生抵達教學現場時,李思美老師的課剛結束,有幸趕上觀摩年輕漂亮的韓冰潔老師的課堂教學。作為一名教齡未滿一年的教師,她顯得從容自信,駕馭課堂能力極強,讓我刮目相看。肖培東老師顯然更加關注自讀課的教學,他在課堂上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利用教材的“閱讀提示”與“思考探究”自然進入對課文的分析。
午休結束后再次抵達現場,肖培東老師正在給學校的年輕教師分享自讀課文教學的寶貴心得,他針對現在有些老師將自讀課“上著上著變成教讀”“上著上著放任自流”的兩種課堂教學出現的偏差,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老師備課時要兼顧編者意圖與課文性質,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靈活指導,讓學生當堂生成學習策略與方法。
我與老師們分享了溯源導讀法的教學理念與實踐心得,并在講座中實時對《周亞夫軍細柳》一文進行溯源。說實話,這篇課文我在教學生涯中從未遇見過,因此上午聽課時,我邊聽邊在手機上查找資料,收獲很大。
記得《史記》作者司馬遷因受李陵事件牽連而受宮刑,趕緊嵌入關鍵字百度搜索,獲得了相對全面而完整信息;又揣度遭受屈辱、內心痛苦的司馬遷很有可能借史事哭自己,于是將周亞夫個人經歷的完整資料也看了一遍;看到百度百科條目中對“周亞夫”的介紹,結局竟然“后被冤下獄,閉食自盡”,忽然心生一念,耿直如他,遇上善待他的明君漢文帝,實屬大幸,但是這樣寬容識才的統治者歷史上能有幾個?縱然將“周亞夫軍細柳”事件放入現代社會,又能有幾個領導會真正“待見”?于是帶著好奇心搜索周亞夫在漢景帝時的遭遇,果然不出所料,他的剛正耿直、不懂通融的個性,最終為景帝所不容而痛下殺手。網上有人撰文,專門敘述“文景帝殊異”,再聯系司馬遷在漢武帝時被宮刑前后的情況,自然感觸很深:司馬遷在《周亞夫軍細柳》的字里行間,不僅深深同情周亞夫,而且更多的是對漢文帝的贊賞與對漢景帝的不滿,以曲折表達其自身對于漢武帝的譴責。
我面向老師們闡述這些溯源收獲時,滿含著我的激憤情感。作為一個可謂涉世至深、飽經滄桑的中年人,此生所遭受的誹謗、非議與侮辱,讓我對如司馬遷這樣的悲憤文人的情感更加感同身受,因此也就更能理解他們借助文字所表達的激蕩而又復雜的內心世界。
此次到玉環島,原以為單純出游,并未準備聽課與講座的我和先生,出門前連課件都未曾帶。先生開玩笑說是徒弟將他“騙”來的,我則在內心心生感謝,讓我有機會將溯源導讀法推薦給又一批的年輕老師,因此我在發言時憑著印象將以前溯源過的幾篇課文也作了簡單的回顧。主持會議的是一位年輕帥哥老師,他以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將“稚吟秋聲文學藝術生活”“溯源導讀論壇”兩個公眾號現場寫于黑板推薦給各位老師關注。
我的分享結束,作為“壓臺戲”的,自然是先生的講座了。他從自身從小學習語文的經驗談起,介紹了語文導讀法以及“三主四式”的教學理念的形成過程和現實教學意義。在互動階段,先生回答老師提問時,不斷鼓勵他們以自身的多讀書多思考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
玉環市教研員在總結本次教學活動時說,他作為一名八十年代晚期的師范生,師大讀書時,任教教學法的大學老師會反復讓他們觀摩錢夢龍的《愚公移山》與《中國石拱橋》等,先生的“三主”思想八十年代至今仍然熠熠生輝。他對先生由衷的敬意溢于言表。先生發言剛結束,手捧他各個時期著作的老師們就迫不及待地排起了長隊靜候他親筆簽名與合影留念,而先生也總是笑容可掬、親切耐心地一一滿足他的小粉絲們。
玉環實驗學校的教學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同課異構讓年輕的教師們很有收益,肖培東老師的自讀課教法的分享,更是讓他們收獲頗豐。看得出來,先生的出現,讓大家的教學勁頭更足。我自然希望更多的老師加入溯源導讀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