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倡導全民閱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讀書,但如果只是讀書,不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那也只能是“書讀了那么多,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只有記得好,才能記得牢。通過主動的建立閱讀清單,可以幫助自己整理知識、交互內容、厘清層次和增加關聯。
建立閱讀清單,從低到高可以分為“精、武、門”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門”,可以按照閱讀材料的形式、知識領域、區域、時間段、知識類別等用特殊符號劃分。這一層次劃分的作用就是確定你大腦里的知識版圖。
第二個層次“武”,從內容、運用方法、出處等方面劃分,這一層次的劃分可以幫你找到知識體系和脈絡,區分哪部分知識已經躺在你的腦海里,哪些還有待挖掘。
第三個層次“精”,以書為主,對每本書形成一個概述,除了書名、作者、出版社、時間等,還要概述書的性質、內容摘要以及指導方向。
在初步建立起自己的閱讀清單后,想要有更大的提升還需要對它不斷優化升級。有兩個補充清單的好辦法:補短板和查書評。
通過對照已讀書目,補充知識短板,來優化清單,對于薄弱的或不掌握的知識和環節,就是閱讀清單最需要“關照”的地方。如果想快速了解一本書,可以在網站上閱讀書友對它發評論,掌握它的大致內容,知道它的優缺點,對它的讀者群體有個初步的畫像,再結合自己的需求迅速做出決策。
通過建立閱讀清單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需要日積月累長期堅持、思考和踐行,這些積累的知識一定會功效日益顯現,所以慢慢來,深耕細作,你所做的,時間會給你答案。
今日晨讀分享書目《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讀書筆記法》,作者:奧野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