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世界上有一種不公平的存在叫做“天才”,他擁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他短短的半小時內就能解開世界上只有兩個人會的數學題目,他的才華能與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相媲美,他卻感到深深的孤獨和害怕。
《心靈捕手》又名《驕陽似我》,這部影片在美國于1997年12月上映,上映后大獲好評,曾獲得1998年的奧斯卡多項提名,以及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等獎項,目前在豆瓣評分8.7分。
這部電影我不止被十個人“安利”過,也不止看過一次。前兩年就看過,但跟大多數一邊看電影一邊玩手機的人一樣,對電影一知半解,不專心的后果就是絲毫不會對電影有所感觸。
與昨晚我深夜一點躲在被窩看電影的感受不同,看完后我又一次地覺得自己渺小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和電影中麻省理工學院的藍波教授一樣深深地感受到來自天才的傷害。
世界上太有錢的富翁和太有才華的學霸總是能打擊到你對于生活的熱情,想要取勝,唯有找到屬于你的獨一無二的幸福。
02
《心靈捕手》的開篇是作為數學天才的威爾在哈佛大學里坐著清潔工的工作,他解開了曾獲得“菲爾茨獎”的鼎鼎大名的藍波教授出的題目,藍波教授非常欣喜,卻無人認領“神秘數學天才”的稱號。
他又一次的出了他解了兩個月才解開的題目,這才發現了清潔工威爾。
威爾過著浪蕩不羈的生活,和痞子兄弟在一起,做最廉價的苦力工,他喜歡在酒吧里墮落的游蕩、把妹,以及打架斗毆。
他看見不爽的人會直接上去痛揍一頓,他最擅長的是“三分鐘擺平一個笨蛋”,把MIT、哈佛的大學生打擊的體無完膚。
威爾因打架斗毆和襲警而被關進監獄,藍波教授為了研究他的才華極限而保釋了他,但威爾必須遵守兩點:一,要配合藍波解答數學難題并與他討論;二,要看心理醫生。
威爾十分厭倦這種生活,他戲弄心理醫生,利用他的能力找出醫生的痛點,并語言傷害他們,他逼走了五名心理醫生。
藍波教授找到了以前同一個大學地同窗、現任為心理學教授的西恩來為威爾做治療,我想片名“心靈捕手”指的便是他罷!
與藍波不同,西恩并不在意他是糟蹋了才華,不在意他的價值是否埋沒,他沒有想操縱威爾的人生,他在意的打開威爾的心門,讓他不再害怕。
03
一開始并不順利,威爾通過西恩的畫作去評判他的妻子,說他娶錯了女人。西恩一輩子的最愛大概就是他的妻子了,西恩暴怒,他沖上去掐住威爾的脖子并威脅說,如果你再這么說,我會殺了你。
也許就是這樣,威爾也刺激起了西恩的興趣,他想要治療這個叛逆的天才。西恩看穿了他的脆弱。
電影中出現過很多經典的臺詞,也許正是這些言語改變了威爾對人生的態度。
西恩在公園里對他說:“你只是個孩子,你根本不曉得你在說什么。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他的滿腔政治熱情,他與教皇相交莫逆,和他的耽于性愛,你對他很清楚吧?但你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氣味嗎?你沒試過站在那兒,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畫吧?你肯定未見過吧?
如果我問關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數家珍,你可能上過幾次床,但你沒法說出在女人身旁醒來時,那份內心真正的喜悅。
你年輕彪悍,我如果和你談論戰爭,你大可以會向我大拋莎士比亞,背誦'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未親臨戰陣,未試過把摯友的頭擁入懷里,看著他吸著最后一口氣,凝望著你,向你求助。
我問你何為愛情,你可能會吟風弄月,但你未試過全情投入真心傾倒,四目交投時彼此了解對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獻給你,把你從地獄深淵拯救出來,對她百般關懷的感受你也從未試過,你從未試過對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廝守,明知她患了絕癥也再所不惜,你從未嘗試過痛失摯愛的感受……”
西恩繼續說,“不要以為,我了解你,也許我可以通過知識來看你,但那不是你,除非你愿意談談你自己,否則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誰。”
這樣長長的一段話確實對他有效,他跟西恩逐漸熟悉起來。
其實不僅是觸動了威爾的心,而是觸動了所有觀眾的心,我們都寫得出關于二戰的文章但我們從未親臨戰陣,我們都知道長城的浩大工程卻從未親手砌過一塊磚,我們的學識見解大都來自于書本和電視。
03
威爾總是感到孤獨,他的才華無人匹敵,懂他的人都不再生存在世上,眼前的人類在他面前都是傻瓜,他厭倦了看著藍波教授拿著他解出來的題目在他面前研究,他不想做個一輩子的解說員。
你苦苦追尋的答案,他兩分鐘就能解答出來,他也為你感到很可惜但不想假裝安慰你。
他很強,但十分沒有安全感,他從沒有離開過居住的城市,也不敢勇敢的愛。
他深愛著史凱蘭,但她要去加州學習邀請他一起去,但威爾極度的沒有安全感,他很憤怒,朝她大吼,他懷疑自己只是史凱蘭的一個過渡性的男朋友,史凱蘭作為一個富家女,早晚會拋棄他,而最終還是會嫁給一個有錢的成功人士。
在威爾眼里離開熟悉的家是很難受的。他先是被父母拋棄,后來4次被送人寄養,其中3次被嚴重虐待。所以他懦弱的拋下一句“我不愛你”便落荒而逃。
他內心早已崩潰,所以西恩一句不停的:“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便讓他放下心中的防備,靠在西恩的懷里大哭。
04
我們現實生活中,大概有很多學霸像威爾一樣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人人都在告訴TA應該怎么樣去生活!如果你有一項很強的能力,你就不能糟蹋你的才華等等。
我記起《奇葩說》15年9月12的那期辯論:《高學歷女生做全職太太是浪費嗎?》
辯論是正方贏了,大部分人認為才華不學以致用是一種浪費。蔡康永認為如果一個女生讀到碩士、博士的學位是十分耗時的,人生的三分之一時間就已經過去了,已成“專才”,跟他人看待同一件事物的角度是完全不一致的。
高學歷/學霸/天才并不是那樣浪漫化、美好化的事情,那份能力是一種責任。
天才應該如何過好這一生?
每個人有不同的意見,人人心目中有著不一樣的價值觀,你的人生意義由你自己來決定,你做任何事情都出自于你的自由意志選擇,你沒有錯,你可以自由選擇。
但也許有人會為你惋惜,如片中威爾的兄弟友查克對天才說:“如果20年后你還住在這兒,還到我家看球賽,還在蓋房子,我他媽的會殺了你。你沒有對不起自己,是你對不起我。因為我明天醒來五十歲了,還在干這種事,無所謂,而你已擁有百萬獎券,卻窩囊的不敢兌現,狗屁。我會不惜一切交換你所擁有的,其他這些人也是。
你再待20年是侮辱我們,窩在這里是浪費你時間。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只有十秒,從停車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么都沒有,你就走了。”
電影中有多個視角教我們看待人生,現實中也有家長朋友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過好這一生,而選擇永遠是follow your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