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抽空看了電影《心靈捕手》,看完直接再次回看。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藍勃教授是數學界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獲得過被譽為“數學界中的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他給學生們留了一道難題,題目寫在了樓道的黑板上,并聲稱看誰能在本學期末內給出答案。
這時候的藍勃教授是驕傲的,他說看誰能在學期內解答,這是一個挑戰,也許他心里并不確認有學生能解答出來。
但不到兩天,黑板上出現了答案 。當大家好奇是誰解出答案時,并沒有人出現。
當藍勃教授再出第二題時,據說這道題世界上只有兩個人能解出來。同樣的過了兩天,那個神秘解答者出現在走廊,并被藍勃教授發現其身影,這個神秘的人竟然是這個頂尖學校的清潔工。他并不想讓人知道他,他匆忙告別,并對教授罵罵咧咧地跑開了。
這是一個天才的正常時刻,解題只是他少數時間里做的“正確的事”。他大多數業余時間, 他是和幾個問題青年一起打架斗毆、偷盜乃至襲警等。
這個男孩的世界是分裂的,一方面表現出數學方面的天才,一方面表現出社會混混的痞氣。你無法分辨哪個出哪個是更真實的他。這個男孩叫威爾。
當藍勃教授找到他時,威爾正滔滔不絕地跟法官辯論,藍勃教授通過與法官交涉,藍勃向法官申請自己作為威爾的監護人而為他保釋。但保釋條件有兩個,一是威爾要與藍勃解數學難題,二是要威爾看心理醫生 。
威爾不想看心理醫生,可與坐牢相比,威爾免為其難答應了。
這位天才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一連氣走了5位心理教授。不得已,藍勃找來了自己的大學同學、現在的心理學教授尚恩。
在第一次會面中,威爾通過一幅畫,觀察到尚恩的心態。這是一幅在波浪濤天中劃船,于是他下了結論;一、你當時在暴風雨中,二是,你娶錯了女人。
尚恩提醒威爾不要侮辱她的太太,當威爾再次說:你娶錯了女人,這徹底地把尚恩激怒了。尚恩沖上前,把威爾的脖子掐住了,并警告威爾:如果你再敢這么說,我會殺了你。
這一次,威爾感覺到,這個心理醫生不一樣,這個被激怒的尚恩會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憤怒。
而別的心理醫生就算被激怒,也是極度掩飾自己的情緒。但沒想到的是,尚恩即使被激怒了,仍然堅持下周繼續跟威爾的面談。
第二次見到尚恩,這位天才奇怪尚恩的再次出現。尚恩直接談到了上次畫的事,尚恩坦白,自己被他刺痛了,而且徹夜不眠,后來慢慢想明白了。
威爾一直自詡聰明,但他把聰明用在了攻擊別人上。
尚恩對他說:“看到你,我沒有看到聰明自信,我看到的是一個被嚇傻的狂妄孩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尚恩明白,威爾狂妄的聰明自信,不過是對痛苦的防御罷了。這種防御是一堵墻,令威爾只敢與書本建立關系,而不敢與世界直接建立關系。而在說這段話之前,西恩還說了一段震撼人心的話語:
你只是個孩子,你根本不曉得你在說什麼。
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他的滿腔政治熱情,他與教皇相交莫逆,和他的耽于性愛,你對他很清楚吧?但你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氣味嗎?你沒試過站在那兒,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畫吧?你肯定未見過吧?
如果我問關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數家珍,你可能上過幾次床,但你沒法說出在女人身旁醒來時,那份內心真正的喜悅。
你年輕彪悍,我如果和你談論戰爭,你大可以會向我大拋莎士比亞,背誦“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未親臨戰陣,未試過把摯友的頭擁入懷里,看著他吸著最后一口氣,凝望著你,向你求助。
我問你何為愛情,你可能會吟風弄月,但你未試過全情投入真心傾倒,四目交投時彼此了解對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獻給你,把你從地獄深淵拯救出來,對她百般關懷的感受你也從未試過,你從未試過對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廝守,明知她患了絕癥也再所不惜,你從未嘗試過痛失摯愛的感受……
西恩繼續說,不要以為,我了解你,也許我可以通過知識來看你,但那不是你,除非你愿意談談你自己,否則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誰。
說完這番話后,西恩撂下了一句話“現在該你了”,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愿意真誠地去面對你,但你是否做好了真誠面對我的準備?
接下來的兩次治療中,威爾陷入了沉默。
威爾沉默時,西恩一樣沉默著。他絕不先開口,而是等待威爾開口。
這種沉默有兩種意思。第一,他在告訴威爾,你有沉默的權利。第二,威爾要自己決定是否袒露心聲,而不是由心理醫生來誘惑或施加壓力讓威爾袒露心聲。
終于,在玩了很長時間的“瞪眼游戲”后,威爾主動開口講話了。這意味著,治療正式開始了。
治療正式開始后的第一個話題是愛情。尚恩問威爾,在戀愛嗎?威爾回答說有,但他有點不敢進行下去。
為什么?尚恩問。威爾回答說:“現在她很完美,我不想破壞。”
對此,尚恩說:“或許是你認為自己完美,你不想破壞……這是極好的哲學,可以一輩子不認識人。”
于是,尚恩在不動聲色地戳穿威爾的游戲后,講了自己一個故事。他說,他的太太放起屁來超厲害,一次,他被太太的屁驚醒了,接著,他家的狗叫了起來,最后,太太自己也被弄醒了,問他,是不是你在放屁,尚恩說是。
尚恩講這個故事時,忍不住狂笑起來,而威爾也忍不住大笑起來。故事講完后,尚恩解釋說,真實就是美,“不完美才是好東西,它可以選擇誰進入我的世界……你的女生也不完美,關鍵是,你們是否合適。”
這次咨詢結束后,威爾立即去見他鐘愛的女孩——哈佛大學的史凱蘭去了。
影片最后一個高潮,是威爾終于又來到了尚恩的治療室,而尚恩拿著威爾的卷宗,那上面有他的種種問題和受虐經歷,對他一遍又一遍地說:“這不是你的錯。”
尚恩第一次這樣說時,威爾說:“我知道”。
但是,威爾并不知道,他只是口頭上知道而已。所以,尚恩繼續說。
威爾驚訝了,他看上去甚至討厭尚恩這樣說,所以說:“你不要戲弄我。”
但尚恩繼續說:“這不是你的錯。”
終于,威爾的防線徹底崩潰了,他撲在尚恩的身上,緊緊抱著尚恩 ,像嬰兒一樣痛苦。
這種擁抱,有著極大的象征意義,意味著威爾終于第一次真正信任了好的關系。
這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每一次會談都是一次精彩地心理博弈,,對威爾的內心的理解,都非常具有深度而且真實。不得不佩服尚恩洞察人心的能力,他如些坦誠,他直言,無法利用書本的知識來對待威爾這樣的孩子,他不緊不慢,毫無功利心的讓威爾找回對別人的信任。認識到自己是誰,要成為誰。
影片里精彩的還有男人之間的友誼。當治療達到了一個高潮后,威爾面臨著一個選擇,是固守以前,還是選擇新的生活?
有意思的是,化解這個危機的是他的死黨查克,這也是影片感人至深的一個情節。在建筑工地上休息時,威爾說,他覺得整天這樣做體力活也不錯,他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在未來一起玩耍和生活。
沒料到,查克卻對他說,如果我們50歲時,你還和我在一起,我會殺死你。
這令威爾非常震驚,也許比面對i尚恩時還要震驚,因為他覺得,他和查克是如此好的朋友,他們在一起的時光是他們都很享受的。
但查克告訴他,他每天最幸福的時候只有10秒,就是每天他去威爾家接他出來時。每次,他都想象,這次見不到威爾了,那意味著威爾到了能施展他的才華的地方。然而,每次他都能見到威爾開門,這種幸福感便消失了。
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環。看上去,我們每個人都限制了自己,都生活各種各樣的痛苦中。但是,我們之所以陷在這種痛苦中而不能自拔,是因為,這種表面上的痛苦其實有著極大的好處。我們之所以離不開痛苦,是因為舍不得這種好處。
威爾之所以自甘墮落,之所以浪費才華,無比重要的原因是,他通過這樣的方式贏得了友誼,而他和查克等3名死黨的友誼,是他多年以來在這個世界上僅有的支持。
所以,當查克也對他說,你走吧,我渴望你順應你的天才時,威爾真正解脫了。前面有愛情、事業等美好而正確的生活等著他,后面則是多年死黨的督促、威逼和容納,那么威爾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呢?
影片的最后,是威爾駕駛著查克等死黨送給他的破車,奔向加州,去找史凱蘭。
好的影片就是看后令人回味無窮,越回味越感覺里面處處見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