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個年節(jié)過的寡淡,青花在東勝的第一個“年”,是在看著別人喜慶熱鬧中度過的。嬸娘一家人回了老家過春節(jié),留她照看屋子,其實也沒什么好看的,最值錢的東西也就是靠墻的一排大甕,用來腌菜和放糧,嬸娘認為寶貝的東西,都鎖在了她的箱柜和櫥柜里。除夕的炮仗聲讓人分外想家,讓人想念家里的年味。目前一無所有的青花沒辦法回家,她不想面對那么多人懷疑的眼光,即便回去,也要風風光光的回去,得讓所有人高看一眼才行。等這段窘迫的日子過去,總有機會見到爹娘和弟妹。青花給自己做了新鞋子,用德善的話說,過年不能老虎下山一張皮,搭個線帔也算裝新,總得有一半件裝新的衣裳。穿新鞋,走新路,簡單吃過晚飯,青花鎖了門,走在除夕夜的縣城。街上人影寂寥,路邊的雪還未化,樹梢上還冰凍著春天的芽苞,冷冷的空氣里,充滿喜悅團圓的味道,青花路過一戶戶人家,渴望有一扇屬于自己的窗戶。這孤單的身影也充滿了積極的力量,滿懷希望的去迎接新的一年。
? ? ? ?正月里,街上的紅白事業(yè)也有不少,作為東勝最大的食堂,提前接受的預定不少,而且不能更改,初五就得開門營業(yè),可是職工都回家過年,人手明顯不夠,遇到規(guī)模大一點預訂,幾桌菜根本忙不開。隔壁胖嬸家的姑娘妮子對青花說,家里人認識食堂管事的,這時逢年過節(jié)也雇不到人,短期工能掙點好工錢。青花想著反正閑著也沒事干,身上的病也休養(yǎng)的差不多了,于是答應了妮子,一起去食堂打工。
? ? ? ?諾大的食堂只有她們倆個服務員,遇上飯局桌子多的時候,青花和妮子就會從早忙到晚,不停的洗菜、上菜、端茶倒水,洗刷碗筷收拾大堂……腳跟快踢到后腦勺。有時候還幫廚子打下手,遇上管事的忙不過來,還會叫青花買菜買米,青花既不會偷懶?;?,又不怎么拒絕別人幫忙的請求,便總是忙碌。短暫的相處,食堂的職工也都喜歡上了這個勤勞踏實的姑娘。這段時間,青花吃飯的問題得到了解決,順便學到了幾手做飯的本事,還得到管事老白和同事的信任。
? ? ? 趕到正月十五以后,食堂的工人陸續(xù)到位,妮子被辭退了,老白卻要留下青花,這讓一起出來做工的妮子很不高興,但也沒有辦法。老白是食堂的老職工,對食堂的感情很深,他覺著這姑娘實誠,干活一個能頂倆,比起那些領導的親戚強多了。就給上邊提建議,說青花肯吃苦人還機靈,識文斷字,想把她留下來給他搭把手,頂替請假生孩子不能上班的女職工,工錢可以少算點,是正式職工的一半,食堂負擔小,還能招到好職工,兩全其美。領導聽了,問是不是他的關系戶,結果不是,馬上對老白關心集體發(fā)展一心為公大為肯定,同意了老白的提議。有了這份工作,青花一個月能拿到近二十塊錢的工資,沒想到天上會掉餡餅,還能砸住自己,青花很感謝白叔,覺得天無絕人之路,生活有了轉機。
? ? ? ?在食堂工作期間,青花結識了更多的人,這個縣城不大,走到哪也會有熟人,有熟人就可以辦很多事情。服務員的工作讓青花忙碌之余覺得充實,她認識到熱情的重要性,做開門生意講究多,真誠的微笑和溫暖的問候,是打破陌生最好的方法。一來二去,人們也接納了這個喜色愛笑的鄉(xiāng)下姑娘。時間久了,竟然有人給她介紹對象,還有的人推薦工作,真是什么樣的人都有,有一段時間,甚至還有一個白凈的后生天天來看她,買倆個包子就為了和她說一句話,這些有趣的事情充實著青花的生活,日子也過的不再愁眉苦臉。
? ? ? ?在食堂做了兩個月后,青花從嬸娘家搬了出來,在食堂的后院租了一間房,桂蘭嫂子幫她收拾了一下屋里屋外,青花感謝這個熱心的大姐,將做好的鞋送給桂蘭,還給孩子們買了一大堆吃喝的東西,桂蘭罵著她亂花錢,不知道攢點錢以備不時之需,又替她高興,眼下有個營生不用再看人眼色,等皮革廠的招工下來,有了正式工作,一切就會變的更好了。青花也講著食堂的趣聞,當桂蘭聽青花說起“包子青年”的故事,笑了起來,還真有為找對象天天買包子的人,說那個人她知道,但不曉得他竟然這樣追求青花,桂蘭嫂子樂不可支,說天天吃包子也不膩味么。青花卻好奇的要命,這個她原本不在意的“包子青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