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天朋友給我說了一件她覺得很氣憤的事兒。
在地鐵上,她剛準備給一個帶著孩子的大姐讓座,沒想到反被那熊孩子摸了一把大腿。她忍住氣,溫和的對孩子說,小朋友這樣是不對的。而孩子的家長好像沒有看見孩子做什么一樣,還因為朋友的說法感覺可笑。朋友氣不打一處來,本來是準備給讓座的,也踏踏實實的坐在原地,瞪了孩子一眼。
我問她,為啥不嚴肅的和她家長說讓她管孩子?她說,周末本來就是出去玩的,不想因為這事與別人起了爭執影響了出游的心情。
諸如此類的熊孩子事件可能大家都遇到過。比如親戚家孩子在你房間大鬧天空,弄壞了你的心愛之物,比如火車上某旅客孩子在那里大聲喧嘩吵的讓你無法入睡,比如超市里被熊孩子掀裙子...
種種現象看似是一個孩子無意識的行為,但反映的卻是一個家長的素質及家庭教育。
在很多家長眼里,成績才是第一位。孩子調皮沒關系,只要會考試。只要考得好,想要什么就可以給什么。在這種觀點促使下,孩子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會只顧學習,而漠視其他的一切,而更多的是為了得到獎勵而采用各種作弊手段。
因為嬌慣縱容,孩子小時可能就表現我是老大,我說了算。在家里任性,甚至對家長動手。這樣家庭成長出來的孩子,出了學??赡軙淠?,不懂與人相處,唯我獨尊,甚至犯罪。以后一旦孩子在社會犯一些錯誤,就會將所有責任推到老師身上,認為孩子上學時,老師沒把孩子教育好才導致孩子的今天。
殊不知,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學校,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02
孩子的性格形成期一般都是在3-6歲。這個時間家長的言談舉止可謂是孩子的第一本教材。你品行端正,作風良好,他會跟著你學好,你損人利己,貪圖便宜,他會跟著你學壞。
有的家長喜歡打牌,孩子小的時候就抱在麻將桌上,孩子整天聽到的是搓麻將噼里啪啦的聲音,及二萬,碰,糊了之類。可能他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就會說二五八萬了。
侄子兩歲多,上次在他家,他外婆說吃飯看電視不好,讓他吃完飯再看電視,他一臉不情愿的乖乖去了飯桌前,后來,他外公端著碗來到客廳邊吃飯邊看電視,小侄子一臉憤怒的說,你們說吃飯不能看電視,自己卻不遵守。
你看,就只是我們覺得沒什么的小事,在孩子的眼里也是被記錄了,他會有樣學樣。
看到這里,你還會覺得孩子小,啥都不懂嗎?作為家長,不是更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現在的狀態嗎?
03
一直特立獨行的貓曾寫過一篇文章《名校與非名校的區別,悄悄影響著你的一生》,文章指出,好的學校,其整體的環境與氛圍,造就了學生們思維方式及對事的態度遠遠高于普通高校的學生。
其實,不僅學校如此,家庭也是一樣。好的家庭氛圍會給帶給孩子更正面積極的影響。
單位某領導的兒子學習成績很好,現在也就讀一名校。上次領導在閑聊時無意中提到,他兒子在讀大學前的這么多年,他從來不在家打麻將,不看電視,往往都是自己拿本書,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好不容易等到孩子高中畢業了,他終于有時間干自己喜歡的事兒了。
雖然只是閑話家常的幾句,但給我觸動很深。回想到高中很多老師的孩子學習成績都很好,而這些老師本身就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比如自己看書學習,備課,早上起來晨練,晚上按時睡覺,這些無形中影響著孩子,讓他們更自律更積極。所以他們的孩子學習不用督促,其他方面也很少讓他們操心。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言傳不如神教。如果你不誠實守信,就不要怪孩子撒謊涂改分數,如果你對家人大吼大叫,就不要怪孩子脾氣暴躁惹是生非。
有的人覺得生孩子就是為了給自己翻本,妄想用孩子彌補自己的不足與缺憾,然而他們沒想過,如果自己都懶懶散散,如何叫孩子勤奮刻苦?家長不以身作則,孩子勢必不能達到你的期許。
孩子本身只是一張白紙,如何在這張紙上呈現,淡彩或是絢麗,精彩或是敗筆,都需要手握畫筆的家長們多思多想,不要讓七彩的粉墨把本應呈現的陽光美好,涂抹的黯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