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的時候,我成績一般,相貌平平,總是害怕沒有小伙伴跟我一起玩。所以,我為了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我努力的去融入一個個群體。可是作為一個女生,我的喜好都跟很多女生的都不一樣,那時候她們喜歡在課間休息的時間里跳皮筋,但我卻不喜歡跳皮筋也不會跳,不過那時候我想要表現出我很合群,總是努力的去嘗試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后來由于我皮筋跳的實在太差了,都沒有人愿意跟我組隊,我只好被打發給她們當起了撐皮筋的“柱子”,看著她們玩的十分開心又融洽我只是覺得自己是多余的,有時候一節體育課我都是那樣站下來了,不敢跟她們說我很累,因為怕她們說我不合群難相處,小孩子的內心比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敏感脆弱。
那時候,平時的生活中我也細心打量著周圍的小朋友們買什么樣的零食,看什么樣的動畫片,這樣的了解只為了能讓我跟其他的小伙伴有共同的話題。小學的時候大家都特別喜歡吃一毛錢一根的辣條,我由于身體素質比較差,吃那些零食容易腹瀉,可是為了能跟小伙伴們吃一樣的東西,我付出的代價是在醫院躺了整整一周,再回到學校根本沒有人關心你這一周為什么沒來學校。那樣的合群浪費了我大把的時間不說,還因為我每天死乞百賴跟父母要零花錢惹得父母都很不開心,被父母定義為喜歡亂花錢的孩子,可是我身邊的人卻并沒有因為我的合群而對我熱情增加一分,我也第一次覺得那樣的自己真的很可憐,躲在被窩里偷偷哭了很久。
好在上初中的時候這樣的狀態改變了很多,我知道不屬于我的人際圈子,我再怎么的表現出合群的模樣也得不到別人的喜歡,與其這樣我還不如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時候我喜歡看三毛的書喜歡聽周杰倫的歌,輕松自在的做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也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再不是那個為了合群而去勉強自己,放低姿態的可愛女生了。
走好選擇的路
2
前些天,很久不見的朋友打電話向我報喜,說她最近過得好,好在自己擺脫了以前總想拼命合群的狀態,電話另一端的我也覺得很開心阿。
我的朋友小榕,由于大一的時候不常參加宿舍的活動而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簽,生性怕孤獨的她很不喜歡這種感覺,從上大二開始就一直努力做到合群。無奈宿舍姐妹都是小康家庭的孩子父母給的生活費很是大手筆,她們總是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每天盤算著要去哪里吃飯要去哪里逛街。家庭條件一般的小榕不敢跟家里多要生活費但為了參加宿舍的聚會,只好每天計劃著怎么才能最省錢、要去哪里干兼職,而她們宿舍其他人從不為錢的事情發愁。小榕說那段時間,她沒課去干兼職,晚上跟著她們到處嗨,上課的時候基本上睡覺,內心到空虛到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更可悲的是有時候說好的是一起去吃飯,等她干完手里的活馬不停蹄的跑向約好的餐廳時,發現她們幾個有說有笑的已經把點的菜吃的差不多,而她每次只能吃一些底盤,卻要掏比別人更多的錢,美其名曰對遲到者的懲罰,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她都是含淚吃完最后的一些剩菜,然后晚上回到宿舍煮泡面吃,還被舍友們嘲笑“大胃王”或者不懂得養生。
有時候她們在宿舍討論某個韓國歐巴某個韓劇,小榕總是一臉懵逼,事后會被嘲笑她太土了,她呢也為了表現的自己跟她們一樣“時尚”,去看自己一點也不喜歡的韓劇,看完想跟她們交流交流卻發現她們又去追另一部了。
小榕說為了合群,她真的付出了太多時間和精力,至于學期末還掛了科,那時候她才明白自己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蠢貨,后來她用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偶爾也會跟舍友去學校食堂吃飯,但她再也不會因為合群而勉強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了。
擠不進去的圈子她也不會再去硬擠,支付不起的餐廳她也不會再去,每天奔忙于圖書館和體育場,日子過得很充實,而她的舍友們有時候還會畢恭畢敬的向她請教專業課上的問題,沒有人再說她不合群之類的話。當你不再努力去合群,而努力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慢慢你會自帶光芒,不用你去迎合別人,別人也都會主動來迎合你。
你也要努力成為想成為的人
3
電影《墊底辣妹》中沙耶加在努力學習的那一年里,為了表現出自己還是跟朋友們合群,每次的聚會都會去但也會帶上作業,每次聚會結束時便騎著自行車拼命往家趕,那樣的她真的讓人很心疼。朋友聚會帶著作業可想而知自己到底能學多少知識,只是為了表現出自己很合群而浪費大把的時間,這樣自己真的很可憐。
朋友是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相識的人,并不是你努力去找就能找到的,不能因為怕孤單而努力的去合群,那樣的你真的很可憐。我們來人間走一遭,千萬不能讓自己活得太可憐,整天降低姿態去迎合別人,浪費時間去做自己壓根不喜歡的事情,只是為了表現的合群,為了能留住幾個所謂朋友,你大可不必這么做,勇敢去做你想做的事情,等你自己變優秀了,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就不會那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