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先從形象上領悟一下這個字的內容。
不管你是坐在教室里,坐在家里,坐在會議室里。有沒有琢磨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能坐在這里呢?
房子中間是虛的,我們才能坐進來;杯子中間是虛的,才能裝進水來。同樣道理,我們心里是虛的,不是滿的,我們才能看得見別人的長處,聽得進別人的意見,學得到別人的優點。所謂虛心,大抵如此。
So,老子在《道德經》的第十五章里面,給我們舉了個經典的案例,經典的形象類比。
“曠兮其若谷”看見山谷了嗎?博大、寬容,這就是虛字的智慧。所謂虛懷若谷。還有我們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常在不同場合提到的六個字:謙虛使人進步。這就是“滿招損,謙受益”
“滿招損,謙受益”出自《尚書》,上古之書。有這樣一部分,君臣之間探討治國的謀略。大禹手下的第二號人物叫伯益,他給自己的領導,提了做領導非常重要的一種品質“滿招損,謙受益。”并且他還制作了警戒器,叫欹器。這個警戒器非常奇妙,水裝一半的時候正好,裝滿了就顛倒了、傾覆了。提醒我們的就是這個道理“滿招損,謙受益。”讀到此處,我不禁慨嘆古人的智慧。孔子的后半生,這件警戒器也一直放在他的身邊。
有很多人都喜歡《易經》。《易經》里面有六十四卦,哪一卦好哪一卦不好呢?很難講。因為幾乎每一卦都有吉有兇。認真的讀下來發現,在《易經》的六十四卦里面只有一卦,只有吉沒有兇,這就是謙卦。
謙卦上面是代表大地的坤卦,下面是發表高山的艮卦。高山很宏大很雄偉,但也懂得把自己隱含在地平面之下,表達的就是這種謙虛的謙遜的態度。原文叫“謙謙君子,用涉大川。”一個人只有保持這種謙謙君子的風度,才能很好的走完人生長遠的、坎坷的道路。
我們一直認為,有時候我們的這種謙虛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其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在自己。毛澤東有兩句話:“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將它翻譯一下,謙虛使我們自己進步,驕傲使我們自己落后。那我們怎么去做,怎么去選擇,不是非常明確的事情嗎?
So,這個“虛”的含義:虛懷若谷,謙虛使人進步。提醒我們,始終要把自己當做一個學生,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請教。這樣,才能讓我們在不同的領域,在社會的發展中,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