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斌:為什么要理財
說到理財,最常見的誤解有兩種:“我還沒有錢,暫時用不著理財。”“理財不就是讓人省點花嗎,可錢是賺來的,不是省下來的!”這兩種觀念我都有過,也因此嘗到了一點甜頭,但是時間一長,我便體會到了不會理財的惡果。沒錯,是惡果,那種賺得不少卻怎么都攢不下錢來,短時間內也沒法收入暴增卻還背著一身債務,被不時的意外支出打擊得暈頭轉向的惡果,然后感覺到焦慮一點點地侵占了自己的心靈。
正是有感于此,我最近惡補理財方面的知識,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不少書,受益匪淺,認真地做了個理財計劃,同時萌生了與更多人分享的想法——或許會有人因為這些文字少走一點彎路吧。至少我要是早兩年看到這些東西,現在怎么說也能還清債務,并攢下幾萬塊錢了。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即日起摘錄一些財經方面的讀書筆記與各位分享。
本文節選自劉彥斌《理財有道》(升級版)一書(中信出版社,2010年10月),該書最有價值的地方是兩部分,理財的意義與如何儲蓄。茲整理如下:
常言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愛財,更當治之有道。這里說的“取”,就是掙錢,這里說的“治”,就是理財。當我們步入成年之前,主要依靠父母為自己理財。而步入成年獨立生活之后,就只能依靠自己自主理財。這里,人們不禁要問:什么是理財?為什么要理財?怎么樣才能理好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