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仙貝
近日,徐子珊退出娛樂圈一事登上微博熱搜。
徐子珊曾獲2004年“香港小姐”冠軍,后進入TVB,出演過《溏心風暴》、《雷霆掃毒》等劇,成為TVB花旦。
她坦言,過去多年都是為“形象”而活,卻失去了自我,所以在40歲時,決定退出娛樂圈,送給自己一個面對真實的自己的機會,和一份為自己而活的勇氣。
她選擇移居歐洲兼進修,借此尋找真正的自己。
有人說:“人生舞臺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愿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p>
一個人開始選擇清醒地面對自己的人生時,她便找到了自由的心靈,人類總是苦苦地尋找外界的自由,想要掙脫束縛,可往往忘了給自己的身心放一個假,先尋找自己。
真正的自由,是清醒地面對自己,是心靈上的自由。
自由的人生是活得清醒
現如今51歲的楊瀾身上被賦予了很多標簽:資深媒體人、知名主持人、慈善家、企業家、申奧大使、暢銷書作家,還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女性之一。
然而楊瀾在乎的并不是她身上的光環,而是一路的選擇和成長。
楊瀾自小被嚴格要求,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后來憑借出色的成績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四年后獲英美語言文學學士學位。
大學畢業后,楊瀾以高水平的實力在面試中脫穎而出,進入了《正大綜藝》,開始與姜昆搭檔主持節目。
在這里,她發光發熱,漸漸地尋到了自己的位置,可正當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她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離開央視,出國留學。
莫爾說:“在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p>
而楊瀾卻能在“當紅”時刻認清形勢,并清醒地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此后她更是開創中國電視第一個深度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采訪了全球各大人物,因為這檔節目更深入地走進大眾視野。
不僅如此,她還涉獵慈善和公益事業,楊瀾展現給公眾的,是一個多角度的形象。
在《奇葩說》里,馬薇薇說:“要自由的人,其實要擔最大的責任,選別人少走的路的人,要背負最沉重的枷鎖,從來就沒有不需要重力的飛行。 ”
真正的自由,是對自我狀態的清醒認識,并做出正確的選擇,開始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風格,不再去模仿別人,有信心依照自己的風格處事。
清醒的人生是生命的重建
綜藝節目《吐槽大會》自開播以來就受到大眾的喜歡,但第四季播出之后,網友們發現李誕和池子都退出了。
李誕因為這個節目一舉成名,網友們更是習慣了有李誕的《吐槽大會》,對于他的離開,很多網友紛紛表示沒有李誕的吐槽大會總感覺像某道美味的佳肴里面少放了一味料,棄之可惜,嚼之無味。
他在《吐槽大會》算是一個靈魂人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帶給了觀眾歡樂,更輸出了很多獨特的價值觀。
其實李誕只是一個幕后寫手,并沒想過做藝人,但為了給明星們打樣,不得不上臺,沒想到竟爆紅。
也許,李誕是個不喜歡張揚的人,安安靜靜的創作更適合他,爆紅給他的人生帶來的變化超過他的想象。
大家都知道,能急流勇退的人,是有勇氣的人,更是有清醒頭腦的人。
人生很短,愿意放過自己一馬的人,都懂得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原諒過往的自己,給自己重生。
美國最負盛名的心理治療專家露易絲·海在飄搖與窮困中度過童年,自幼父母離異,5歲時遭強暴,少年時代一直受到凌辱和虐待。
她后來逃到紐約,歷經坎坷,成為一名時裝模特,并和一個富商結婚,但14年后她又被丈夫所遺棄。
可她并沒有從此一蹶不振,反而打起精神來,開始新生活。
在紐約,她開始了一生為之奮斗的事業,出版處女作奠定她在心理治療領域的專家地位,而后她戰勝病魔,幫助更多人擺脫痛苦。
她在《生命的重建》里說:“我們真的會變成我們自己所想的那樣。我們認為自己好,自己就會更好;認為自己壞,自己就會更壞?!?/p>
沒有人,沒有地方,也沒有任何事物具有超出我們自己的力量,因為“我”是自己惟一的思考者,清醒的人生,需要重新認識自我,需要生命的重建。
養成微習慣
過清醒的自由人生
鏡像效應指出:
在自我意識心理學中,人們把由于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猶如一面鏡子能照出自己的形象,并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這種現象稱之為鏡像效應。
他人的評價是一面鏡子,我們會從這些反饋中認識自己,但這僅僅是認知自我的方式之一,而最好的自我認知方式,是習慣性地傾聽自己。
當我們真正去愛,按照我們原本的樣子來接受自己、贊同自己時,生活中的一切就恢復正常了,到處都會出現小小的奇跡。
網易云有句熱評:變清醒和自律真的是一個非常煎熬的過程。
但凡自由的人生,都有清醒的自我認知,在繁雜的世界中,想要認知自我,就必須看清自己的弱勢,并采取積極的措施加以糾正,改變自己。
斯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中說:“一個行為變成習慣所需的時間平均為66天,
但不同行為所需時間相差很大,從18天到254天不等?!?/p>
所謂的微習慣,就是如果你想培養一個新習慣,那么微習慣就是把你這個習慣大幅縮減的版本。
想要利用微習慣來改變自己,你需要認識到以下這些步驟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你需要選擇一個行為習慣,并圍繞它制訂每天的計劃,你可以像作者一樣,每天做一個俯臥撐,或者每天寫50個字,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你渴望養成的習慣;
第二: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第三:把微習慣納入到日程當中;
第四:建立回報機制;
第五:記錄完成情況;
第六: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第七:擺脫自我高期待;
最后:留意習慣養成標志。
1萬小時定律,在熱愛的領域里投入1萬小時,都可以成為高手。
不要小看一個微小的習慣養成,它很有可能讓你退出歷史的自己,甚至改變你的一生。
生活中最強大的武器就是堅持,因為這是讓行為轉變成習慣的唯一途徑,而且當非習慣變成習慣,也就意味著你與過去的自己和解了,你找到了新的自己。
一個清醒的自由的人生是輕裝上陣,原諒過往,看清未來,不悔過去,不懼未來。
《清醒地活著》里說:
如果你能享受生活,每一刻都會給你帶來改變。如果你愿意接受生活的禮物,而不是拒絕的話,你就會發現,深藏于內心的能量會激發你,滋養你,給你帶來穿越人生的力量。
改變或許很令人激動,或許令人害怕,但不管我們如何看待它,都必須面對這樣的事實:改變是生命的本質。
抱怨不是解決不滿意的現狀的最好辦法,改變才是,想要一個自由的人生,前提是清醒地認識自我。
認清自我必定是一個不愉快的過程,逃避痛苦可以避免你去探尋痛苦的自我,但當你最終決定要去處理掉這個痛苦時,真正的自我認知就開始了。
真正的自由人生,是清醒的自我認知,是敞開心扉,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并做出改變,大膽地擁抱未來。認清自己,是通往自由人生的必修課。
作者簡介:仙貝,富小書的人,富書專欄作者,個人成長領域創作者,專注個人成長;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注: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