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壽在春天來到了東京的舅姥姥——吟子家借住,放棄學業,帶著存一百萬的目標開始了打工。那個春天,她也許是進入了叛逆期,并不聽媽媽的勸,決意停學打工,媽媽也因工作去了中國。她和她的男朋友分手了。而她的同居人——一個獨居很久的老奶奶,卻貌似開始了一段新戀情——和一個叫芳介的爺爺。
? ? ? ? 夏天,知壽碰到了新的戀愛對象——在同一車站工作的藤田。一開始的發展是很好的,雖然在我看來他們進行的節奏有點快,但誰知道呢,也許現在的年輕人就是這么快的吧。書中描寫的畫面是在一個悶熱的午后,并且是在借助人的家里,之后的汗意濕掉的棉被,這也許暗示著之后不爽朗的結局。
? ? ? ? 秋天,車站來了一個女孩兒,她叫絲井,充滿活力,讓整個畫面都活潑了起來。但是你讀著讀著,就會發現這個女孩,和她的活潑并存的其實還是有野心的吧,在知曉藤田和知壽是情侶后,依然做了種種。于是知壽又一次失戀了。吟子和芳介倒是有條不紊地在發展,沒有什么特別大的動靜。
? ? ? ? 冬天到了,吟子和芳介仍然持續著戀情,并且她對于孕育新生命仍懷有期待;知壽的媽媽也回來了,說是有可能和一個儒雅的中國男人再婚;戀情沒有結果的知壽卻迎來了事業上的新階段,成了正式員工。這就是生活,你沒有了一些東西,也許能得到另外一些東西。
? ? ? ? 本以為故事該結束了,卻迎來了有一個春天,文字中隱隱暗示,知壽新得到的戀情也許又會是和之前一樣的結局。
? ? ? ? ?故事中的主角是知壽,她的經歷的其實就是現在的年輕人經歷的代表吧:短暫的沒有結果的戀愛;無論是在戀情還是在外面對他人都是做得委屈求全,但是在面對弱者時卻能夠慢慢地釋放出自己的惡意;面對自己的將來,對于學業并沒有什么好感和想法,更希望能夠通過打工等方式早日掌握自己的生活。他們都在生活中慢慢地摸索,摸索對這個世界的態度,他們也在各種碰壁中成長。
? ? ? ?然而整個故事中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吟子奶奶和芳介爺爺。吟子奶奶說自己如此平靜是因為在年輕時把所有的“恨”用光了,所以現在能夠平靜地對待生活。她對待生活不僅是平靜、包容的,更多的是充滿希望。在知壽看來,這么大年紀還戀愛,甚至想著孕育新生命都是可笑的,然而沒想到的是,這樣的一絲看似細弱的情感,就這樣緩緩地經過了夏秋冬又迎來了一個春。也許有的事不用太用力去做,反而更能細水長流吧。不過這還是得看天意呢吧。
? ? ? ?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姑娘生命中的一個四季——從知壽離開埼玉去往東京的吟子家的春天開始,又在離開吟子家獨自生活時的春天結束。
? ? ? ? 這樣的一個來回,簡單明了,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周而復始。
? ? ? ? 只是在這四季的周而復始中,知壽雖然經歷著不一樣的事情,但結果恐怕都是一樣的不如人意吧。是因為她由來已久的寂寞和無人陪伴,還是因為那尚未成熟端正的三觀,這一切我們可以和單親家庭、母親去往異國、沒有深入學業聯系起來嗎。
? ? ? ?我們的生命也是在四季的周而復始中進行著,時間的流逝、身體的成長有時候并沒有帶來心靈的進步,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有的時候像掉入了一個輪回失敗的深淵。要爬出這個深淵,要伴隨著時間一起前進,也許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去感知我們的生活,去修正我們走偏的路,去努力做到物質和精神上的獨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