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是愛孩子,其實是既害了孩子又害了
文/拂香
01
寧波一對年過半百的夫妻賣掉三套房子給兒子還債,還欠600多萬,最后夫妻雙雙上吊自殺。此新聞一出,引起熱議,使得許多網友淚奔。
據說兩位老人一生本本分分、勤勤懇懇,原本日子過得也算富足,卻不曾想養出的兒子大學畢業卻嗜賭并欠下巨額賭債,自己躲得不見人卻讓父母替他還債并最終把父母逼上絕路雙雙賠上了性命。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為了孩子能夠過得好,不惜拼上自己的老命,可是這樣真的就是愛孩子嗎?都說養兒防老,可是到最后還是有好多忘恩負義的孩子不僅不能替父母“防老”,反而拖累父母甚至害死父母。是不是很諷刺?
02
看到這般人間悲劇,如今已身為人母的我,陷入了深思之中:到底如何才是真正的愛孩子而不是害孩子甚至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我總結了一下,應該是:對孩子為人、處事兩方面的教育和培養。
首要是嚴格規范孩子的品行,做人有品德,做事有道德。做人有尺,做事有度。其次是培養孩子做事、處世的能力,自給自足而不是不勞而獲,學會付出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03
養孩子,一定要教他做人的道理,督促他修心修德做人做事有品有德。不踐踏做人的原則和道德底線,明辨是非,明確那些可以做,那些萬萬不能做。
一個人,品德是一生的必修課。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都受著這個人的品德影響,品性德行不好的人,越是有能力,對他自己以及社會的危害越大。
當今多少坑蒙拐騙偷搶、制假造假、圖財害命的社會害蟲,有時你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技術很高明,他們的腦子很靈光。可是,正是因為他們的聰明才智沒有用到正途上,所以才干出那么多傷天害理的事。歸根究底是因為他們品德不過關,沒有道德底線和做人的良知。
04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一定要培養孩子做事的能力,想要得到,一定要付出,合法合理合情地去獲取而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味索取、不擇手段。
這點上,不得不佩服我的母親。在我們姐弟還很小時,母親就教導我們想要什么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勞動去獲得。我們想吃更多的西瓜,她就讓我們去撿豆子賣了換錢買西瓜。我們想要更多的零花錢,她就讓我們幫著做額外的活去掙。總之就是她盡到做母親的責任提供我們吃用,超出的我們就得自己掙,想要更多,就要付出更多。
父母盡到他們的扶養義務,把子女扶養成人后,余下的路,要孩子自己走,要孩子自己工作養活自己,而不是依賴父母,做啃老族。
05
做父母的,把孩子帶的這個世界上來,就得對他負責,對自己負責,養他而不教育他就是在害人害己。那些成天只顧自己掙錢不管孩子思想教育的父母,以為只要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就是愛孩子?那些凡事為孩子大包大攬,什么事都不讓孩子做的父母,以為就是愛孩子?
其實,養而不教,一味寵溺孩子,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謀殺”。既然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就要讓他明辨是非,自力更生,知可為知不可為,有所為有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