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最近很質疑自己,寫這么久,還是寫不出來讓自己滿意的文章,寫作的態度也開始怠慢,對自己很不滿意,不滿意不僅在寫作上,體現在各個方面。
25歲是個分水嶺,人的年齡,容貌與身體都在走下坡路,容貌少了豐富的膠原蛋白,身體狀態也大不如以前。記得以前的自己常常熬夜到凌晨兩三點,那時候和朋友逛街吃飯可以逛一天,晚上十一點回家,那時候學車也是爭分奪秒,一天上四節課,從早上十點坐車到離自己距離將近一個半小時的大興區學車,五月的天,驕陽似火,頂著毒辣辣的太陽,和教練在訓練場一練就到晚上九點半,到家后,不僅不累還能再看會兒電視,精神的很,那時候也很享受熬夜的過程。
現在每次到家吃點東西,洗漱一下,翻看會兒手機就十點多了,然后看會兒喜歡的綜藝節目,看著看著就睡著了,等醒來才發現已是凌晨,燈還亮著。于是起身拖著疲憊的身體緩緩走向燈繩處關燈,然后再摸黑走回床上蓋上被子繼續睡。
曾多少次感覺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沒有了知覺,平平淡淡,沒有了一絲樂趣。自己像是行尸走肉般游蕩在這個不屬于自己的城市。
我開始焦慮,每天早上六點就已經全無睡意,望著天花板一直發呆。這么早醒來可就是不起,懶床。早上去上班出門也比平時晚了十分鐘,明明知道這十分鐘對自己來說很重要,意味著從下地鐵站到公司的時間就只還剩下十分鐘,一想到又要滿頭大汗地跑著這十分鐘,心里突然又覺得累了,和時間賽跑。要不坐個摩托車?就是看著不太好看,速度還是快的。最后選擇了騎自行車。五分鐘就能到,奈何今天地鐵站旁邊卻沒有自行車,于是乎……
你是否有時候會心煩氣躁,焦慮不安?可能因為工作,因為感情,或者因為家人,或者只是因為自己。
在焦慮的時候請不要一個人獨處,讓思想發霉發臭,一定要出去走走,不管去哪兒,也許會產生不一樣的思維。或者一定要多和朋友交流,交流真的可以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其實拋開遲到,我還是比較喜歡每一天上下班的感覺的,感覺每一天都不一樣,每一天都會有新的故事發生。今天早上去上班,下完地鐵后,馬上想騎個自行車去公司,奈何開了好幾輛車,都是壞的,正愁要遲到的時候,迎面一個少年剛要放自行車關鎖,我上前去問,“您還騎嗎?”他一手給我,給你,你騎吧。大哥沒鎖就給我了,除了謝謝別無其他,趕緊騎走。
周五——五一節前的最后一天上班,比平時顯得更忙了一些。似乎好多事情自己都沒有處理完畢,當同行的同事都要走了的時候,自己卻因為手頭工作沒有忙完,繼續坐在電腦邊上不停地敲打著鍵盤處理著還沒有錄完的合同。公司從十幾個人到幾個人然后再到三個人。
最后的最后還是沒有完成,還得抱著厚厚的文件夾回家繼續。正當想著怎么回家時,在一旁打游戲的同事說,我送你。看來沒有白加班,于是一路兜著風到了地鐵站,離家還有十公里于是想騎自行車回家,打開一輛摩拜開啟一個人的黑夜騎行,路上漆黑一片,第一次這么大膽,享受著這種速度帶來的快樂。騎行35分鐘,終于到家,很累但是內心很快樂。
每一天都有快樂與憂愁,有些人,有些事,放寬心,用力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