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商鞅變法吧!而秦國也是因為商鞅變法才富強起來。聽到這里是不是能想到我們《史記》中講過的孫子吳起列傳里面的吳起變法呢?在個人上來說,商鞅和吳起的相同點,都是有很大才華的,而且他們被重用的過程也是十分艱難。商鞅得到公孫座的推薦,而且還特別叮囑自己的君主,如果你不采用他那就把他殺了。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商鞅的才華之大。但后來還是不被重用,并且沒有被殺,在后來又通過景監得到了孝公的賞識,但過程也算是一波三折。反觀吳起呢?他先后來到了魯國和魏國,都得到了賞識,但不能長久,到了后來才被楚悼王任用。他們在被任用的時候都實行了變法。
? 既然有相同點的那就有不同點,那么商鞅和吳起的不同點有哪些呢?商鞅用帝道,王道,霸道,分別游說孝公,然后再用強國之術游說孝公。而吳起則是直接被重用。從變法上來講,商鞅變法與吳起變法都有相同的一點,那就是打擊貴族王室,使國家強大起來,而且都在國家較弱的時期。但商鞅變法是賞罰分明,既提倡積極發展農業,又強調提升國家用兵之強,全面提升國家實力。下面是《史記》中的一段話。
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通過這些變法,秦國也因此變得強盛起來。所有的一切都依照商鞅所想的一樣,全面發展起來。
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
而吳起變法,則是果斷又直接,他主要的目的也只是強兵,讓國家的力量強大而已。以下是《史記》記載,
吳起申明法令,裁撤多余的官吏,廢除楚公族中的疏遠子孫,把節省下的經費用于養兵。目的在于使軍隊強大,打擊用縱橫之說游說的人。因此南平百越;北并陳、蔡,迫使三晉退卻;西伐秦。諸侯都憂慮楚國的強大。
這是他們變法上的不同點,還有一個不同點就是他們所在的變法國家不同。這當然是最明確的了。而且他們的結果大不相同,吳起的變法隨著楚悼王逝世以后,吳起本人被舊貴族殺害而終結,且他的變法也得到了終結,雖然對國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最終還是停滯不前,也就是所謂的人死政熄。但在商鞅的變法中,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車裂,但商鞅的變法并沒有因為秦孝公和商鞅的死亡而停止,相反地得到了更為徹底的推廣,也就是與吳起變法所相反的,人死而政不熄。
? 他們的變法都對所在的國家有所幫助,那么為什么在變法之后,吳起和商鞅本人卻都被殺害?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