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應與破窗謬論

破窗效應

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筑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筑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縱火。一面墻,如果出現一些涂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后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這個現象,就是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

兩個人相處如果有矛盾不解決,慢慢的就會矛盾重重。這也是符合破窗效應的。

破窗謬論

經濟學里的謬論,調皮小孩砸壞的面包店玻璃需要250美元,這為玻璃店提供了250美元的生意,玻璃店的老板就可以去消費,連環不斷提供資金給很多商家,使很多人獲得了就業機會。得到結論:扔磚頭的小孩不但不是社會的禍害,反而是造福社會的善人。
然而,在整個過程中,忽略了玻璃店老板可以用這250美元做許多其他事情,比如用來換一套新的西裝,給裁縫店提供了收入。人們會看到嶄新的窗戶,但絕不會看到那套被犧牲的西裝,的確如此,因為它永遠不會被做出來。人們總是只看到眼前所見的東西。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