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有些人回答問題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工作中,有些人處事有自己的風格;生活中,有些人面對疑難瑣碎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很是羨慕這些人,這樣的人走哪兒都會有比較好的發展。最近算是找到這其中的奧秘了吧!她們的這些游刃有余皆來源于——分類管理。
各個領域都需要分類管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事情都是相似的,可以針對一類問題進行分類。
我們家每年都會訂《楚天都市報》,以前上學,在家閑著看報,我爸經常給我們說:看這些文章的時候,不要僅僅局限于內容,還要想想如果是你,同樣一件事,你要怎么去闡述。多思考一下作者是怎么闡述一件事,如何組織語言的。把相似的就歸一類,下次遇到這樣的事,你就可以借鑒如何表達。剛來西安工作時,整理賬目算上加班加點就花了我兩三個月,更別提金蝶系統里面的貨品如何劃分歸類了(現在分公司統一用速達),重建帳套、錄入數據等等,那叫一個頭大。而處理這些事是在沒有任何基礎的前提下進行的。想當初我是語言專業畢業的,畢業后在培訓班當老師,哪來做賬,處理賬目的經驗呀?一切從頭開始,不會也要硬著頭皮上。日報表,現金賬,月報表,出貨明細表,利潤表等各類報表全部自學,不會的就問總部同事。后來總部稽核部同事Summer來分公司抽查,來西安要分公司資料,要什么我拿不出來什么(因為我接手之前這些東西就沒有交給我,我自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后來Summer給我簡單講解了一下,幫我梳理了一下,一堆事情先劃分為幾類,再對號入座,慢慢就有條理了,要什么就可以直接對應去找。公司人事資料檔案、公司資質、貨品檢驗報告等。最受益的是按著總部的表格在速達軟件系統里面把資料分成幾大類:設備類、物料類、包材類、其它類,再按著大的框架細分就好了。第一次自己摸著石頭過河花了將近兩三個月,第二次把金蝶軟件換成速達軟件,重建帳套,資料錄入,報表整理等只花了短短兩周時間。很多人會好奇怎么這么大的差距?
以上的差距來源于會不會分類。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事無非就那么幾類,把大的框架規劃出來,剩下的就是往框架里塞。
根據個人經驗,不建議分太細,分太細反而會有所拘束。像我把速達軟件上面庫房分太細,有設備庫,物料庫,門店庫,維修庫,空中庫,其它庫。有時候反而會不利于我開單。分類還是根據實際情況會比較好。總部庫分的細因為貨物多,而且人也多,當然有優勢,分公司就不能全部照搬。
把自己的生活,工作整理一下,分個類,是個比較費時費神的事兒。一旦堅持去做了,后期慢慢磨合,會越來越順。
去年看別人文章中說分類管理還覺得這個人挺傻的,今年不這么想,反而覺得自己傻。因為無知,所以無畏。許是過個年長大了一歲,思想有所進步。
結合個人經驗,把我自己的大致框架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們的分類管理有所啟發。01個人庫、02日常生活庫、03時間管理庫、10其它庫。暫時就只有四大類,后期可以繼續添加分類,這也是我把其它庫編號為10的原因,中間后期會添加分類,所以留有余地。個人庫里面可以分資料庫,清單庫,情感庫,其它庫。以此類推,日常生活庫分為平常開銷庫,人情往來庫,其它類等。
有個分類管理指導總好過漫無目的,大家可以靈活安排。不僅僅有助于遇到問題時方便快捷解決,還可以幫助改正壞毛病,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END…………
點贊是最好的喜歡,關注是最大的支持。
我是蟈蟈,寫寫生活小故事,讀后感,干貨。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歡迎來我的小屋做客,我們一起成長,用文字記錄我們走過的歲月,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