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此篇文章獻給那些即將立足于新城市的人,希望一些租房的小技巧可以幫你們省去一些煩惱。對于穩定下來的朋友,若能帶你們回想起我們初到一個城市的青澀的時光,看到現在更好的自己,然后,感謝曾經努力的自己,那就夠了。
個人租房過程:
1,最開始是在58、趕集、房天下這三個平臺上找房子,然后出去看(1天)。優點:給自己初次檢查房源的機會,感受網絡與現實的差距(這不是優點,圖片和現實差的不僅僅是兩公里QAQ)。缺點:中介太多,房價高,有時中介帶著來回看,浪費時間。
2,后來去工作附近的小區轉,從一手房東處看房子(1天)。優點:可能會租到合適的房子,熟悉了基本的城市道路,了解了公司附近及大的商圈地形,降低城市的陌生感。缺點:奔波勞累,時間成本大,有時保安不讓進,有時會遇到有歧視的當地人(“三室兩廳多少多少錢,你能租的起嗎”、“他聽不懂我們說的什么!”這是遇到的兩個大媽說的話,我玻璃心瞬間被她們治好了。是啊,租不起三室兩廳,努力賺錢吧)
3,再后來上的豆瓣當地租房小組找房源并看房(1天)。上面轉租的和尋找合租的更靠譜。優點: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塊兒合租、能找到年輕房主發布的房源、能找到靠譜青年發布的轉租消息、幾個人的預算能加起來,資金充足。缺點:要提前看貼,發貼,等貼,大家不能總盯著豆瓣APP吧,會錯過一些機會。
4,給一手房東答復,租到相對合適的房子。其實我看中了豆瓣上一些轉租的房子和發帖遇到一個合租的朋友。因為已經答應給一手房東晚六點前答復,沒等到豆瓣網友的回復。給房東確定訂房后一小時,豆瓣網友回復了,但只能錯過了。
如果讓我重新再租房的話,我將這樣度過我的這三天。
1,定目標。確定好自己的預算范圍,是合租還是整租;確定好地址范圍,上下班花多少時間可以接受;確定自己的居住環境。租過房后,才發現,自己總是對比,有時候在意預算,有時候在意上下班時長,有時候介意居住環境,浪費了很多時間。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最在意的是租房的哪一項。當我們把租金1500、步行5分鐘到公司、環境有點差和租金800、去公司60分鐘、環境還可以放到一起時對比時,可能就知道自己在意的是哪一項。當然這只是打個比方,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羅列要求。
2,看別人的介紹和介紹自己。有朋友、熟人、同事介紹房源會更好,沒有的話,提前在豆瓣發布消息和瀏覽消息,一方面找到合適自己的房源機會大,另一方面遇到的是年輕人,容易在異鄉找到抱團取暖的伙伴。
3,瀏覽相關租房網絡平臺。不論是聯系個人房源還是中介,一定要把自己的要求說清楚,比如距離地鐵站有多遠、租金有多少、是不是合租、是老房子還是新小區。把自己的要求講清楚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時間去看房源。
走過租房的尷尬,受過別人的冷眼,淋著雨跑濕了衣鞋。感觸一二
1,如果自己資金足夠的話,也不用糾結是合租還是整租,租什么地段,所以一定要努力。
2,當自己資金不足有時間的時候,那就拿時間換金錢,當自己資金還夠用的話,那就拿金錢換時間。時間比金錢重要,但我們有時卻迫不得已,所以一定要努力變得不那么迫不得已。
3,走過一些彎路,才會更珍惜自己的付出。不氣餒,感謝那個盡力的自己。也會告訴自己,走過的坎坷與曲折也必是平坦大道的基石。
租房也許是件小事,對一些人微不足道,只當自己的青澀時光的一個記錄吧,如果剛好一些想租房的人看到了,三幾分鐘的閱讀也許會有幫助吧。努力向上吧,朋友!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