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發憤的草莓
201504期活動落下帷幕,背后又有幾個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
神秘人物提供新的活動場地
上次活動中提到尋找場地是個難題,隨后,不斷有沙龍成員以QQ或微信等形式,向我詢問需要的場地條件,不僅有老成員,還有不少是剛參加過一次活動的朋友,在此表示感謝。而正是在這個詢問過程中,我們找到了新的場地——市科技館。
與以往在咖啡館舉辦活動不同的是,這一期的場地,是神秘人物提供的。不管在時間的設定,設備的調試,場地方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4月6日第一次去踩點時,看到這個場地對人員數量有更大的容納空間,是開心的,因為這樣一來,在活動前期接受報名時,一是我這個組織者的壓力會少很多,在于不需要對報名人數的浮動投入過多關注,二是沙龍的線下活動可以接受更多的朋友現場旁聽,與我的初衷“讓更多的人發現更好的自己”是一致的。
當然,新的場地,需要有新的適應過程。
活動這天,座位的擺放還是沿用原來的樣子——教室型。沒想到,這樣一種布局,在部分小伙伴心里都留下“嚴肅”的烙印。
雖然沙龍不是什么娛樂活動,本不需要太多的說說笑笑,但我還是希望朋友們能在這里以一種輕松的氛圍互相分享學習,敞開心扉交流。對于布局這件事,早在前幾天閱讀的一本《用會議激活團隊》中有了解到,“彼此看不到對方的臉,并且大家心理上還殘留著學生的教與被教關系的思維定式,很容易變成被動的一方,會給大家帶來多余的緊張感”。當時將信將疑,只有親歷時,才真的信了。
另外,因為場地空間比以往變大了,我沒有預先設想到,有的朋友的聲音不能很快地適應這一點。
下一期,沙龍將嘗試把座位調整為劇場型或者是U字型。當然,場地是別人的,活動之后還需要將座位復原。所以需要一些小伙伴自愿提前到場協助。如果有條件,會引入“小蜜蜂”設備,或者請有經驗的小伙伴介紹一下發聲的技巧,讓大家在演講時聲音既洪亮又不累。
狠不得“再多點再多點”
每次活動時,都想往其中放入更多的“干貨”,狠不得“再多點再多點”,讓大家覺得這兩個半小時來得值。畢竟小伙伴們是利用周末的清晨來參與活動,肯定是真愛。
結果是,在活動時間的把握上欠缺火候。特別是隨著大家參與沙龍的積極性不斷提升,我的認識有些跟不上新形勢的需求。像這次活動,主動報名主題分享的人數增多,內容量大,擠壓了后面的交流討論環節。
幸好還有QQ群和活動臨時群,所以大家在報名表中提交的問題得以在線上交流。在活動后次日,我便把自己對5個問題的看法發表在線上,拋了一塊“磚”,果然引來了一堆“玉”,大家紛紛跟帖,寫下精彩的回答。
我的設想中,也是希望每次線下活動能作為沙龍成員交流互動的一個加油站。不是那么多人都能同一時刻面對面地聚在一起,但我們可以做到突破空間限制,進行線上的探討和思想碰撞。
成長只是小孩子的事嗎
收集這次報名表時,看到有位第一次參與的朋友提到“希望沙龍不是純粹的關注小孩成長的活動”。當時我很好奇為什么對方會說這一點。
后來想想,可能是因為“汕頭幸福成長沙龍”中有“成長”二字。通常大家的印象中,“成長”一詞常常會和孩子聯系在一起。其實,成長不僅僅是小孩的事情,即使是成人的我們,也需要成長,這里的成長是指心智方面的,心智成長沒有終點。
于是在這次開場的PPT中,我進行了與以往不同的修改,把密密麻麻的大篇幅文字刪了,取而代之的是簡潔的概括。特別是強調了沙龍追求的目標與幸福的定義,期待能夠引起朋友們的共鳴與認可。另外,也截取了沙龍成員在參加了往期活動后的反饋或者是發布在微博微信上的行動改變,希望能通過這些內容,慢慢匯聚成我們沙龍的正能量場。
10點趕高鐵,9點在活動現場
這次又有14名新的小伙伴來到現場,很多都是由朋友介紹而來的。其中有一位新朋友上午10點要趕高鐵,9點時還堅持來到活動現場,因為她希望能感受一下現場氛圍,即使是一個小時的時間。這讓我特別感動。而活動現場,還有2位來自達濠和2位來自澄海的小伙伴。
這幾個月以來,我看到大家在參與活動中,都表現出強大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橙子在報名表中說“在汕頭或許是極少的活動組織,要珍惜”;活動前@狂人和@一零主動協助解決了投影儀找不到電腦信號的問題;@阿童木木和@文紫不時為沙龍的優化出謀劃策,還有一系列未列舉事項。
這些都鞭笞著我,不僅督促我覺察自身的不足,不斷尋求提升技能的可能,也推動我不斷思考如何優化沙龍質量這個課題。比如,在這一期活動,第一次引入“激勵機制”,經過抽獎環節,其中有2名分享者各獲得紙質書一本。
沙龍還有不少提升的空間,每一個發現問題的時刻,都是一次進步的機會。
相信我們,會激發出更多優化沙龍的點子,讓她越來越好。
當然,她的好,還需要你一如繼往的支持!
@發憤的草莓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2014study)
【關注】 個人管理、楷書、育兒
【喜歡】 讀寫、涂鴉、竹笛、EOP
【堅持】 做計劃回顧、記錄時間開銷、手寫活頁日記
【發起】 汕頭幸福成長沙龍(微信號gerenguanli)
轉載本文請注明作者與微博網址,謝謝!
如果您覺得本文讓您有收獲,不妨花1塊8毛8打賞一下作者,——》[猛戳這里][1]
[1]:http://weibo.com/p/100160379579737117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