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學期,在班主任工作上,更多的其實是以交流為主,去看到學生的內心,從學生內心深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本學期相對來說,更注重學生的習慣更改。
一、主題班會探內心
正面管教理念中有一個頭腦風暴的概念,我試著將之運用到班會中來,每次除非是有事情需要通知,否則都會展開主題班會。
我會在班會前一周告知主題,讓學生下來思考,甚至有時候會要求學生把思考的內容寫下來,然后把班會課交給學生,讓學生來做分享。
從主題班會課中,學生開始習慣去思考、去分享、去反思。
二、課程安排重監督
我的班學生初中基礎差,所以才會來到這個學校。我一向的理解是,初中不努力,意味著你高中必須得加倍努力,除非你不想考一個好大學。
所以在課程的排列上,在學校安排的課程之外,我給學生加了兩節課,一節是每天下午六點到六點五十,一節是晚上九點半左右到十點半。
不過這兩次課,我都不給他們講課,而是放給學生自己自習。我會時不時去監督。
這兩個時間段,其他班大多數都在玩耍,不上課,我們利用這個時間段,也的確是有成效,比如會考前一個周,這兩節課全部用來做文科會考,最終學生都非常有底氣。
而這一次期末考試,學校本來要求八點出寢室門,能夠準時參加考試就可以。而我的班,卻仍然要求七點四十在教室到八點半,下午六點到教室到十點半。
越是這個時候,越是不能松懈,考試結束他們可以有大把時間去休息,這個時間應該用來爭分奪秒。
而我的課程安排,一般不涉及周末,我在通過這個安排告訴他們,玩的時候我給你空間,但是學的時候,需要心無旁騖,來到學校,只有一個目的……學習。
三、交流探討尋目標
交流的時間主要有三個時間,班會,語文教學中,還有下課時間。
在這個交流過程中,我本學期主要是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不去要求他們一下子就改變,而是在教學、思考中慢慢更改自己,我不怕他們出問題,甚至還希望他們有問題就最好現在出。
比如有一次學生做操后就跑,教官很火大,在下面抓住我們班幾個學生訓話,這些家伙卻都在狡辯,說別人也在跑,為何只抓他們。
我把這群家伙喊來。給了三個詞。
錯誤、擔當、無關。
我問他們,是否錯。
都錯了。
錯了就應該擔當,對不對。
對。
別人犯錯,是別人的,與你是否有關,是不是因為別人沒被懲罰,所以懲罰你就不合理?比如你打架,另一個地方也有人打架,你被抓別人沒被抓,所以不應該懲罰?
應該。
于是,這群學生下去給教官道歉,主動承認錯誤,承擔責任。
我覺得,班主任工作,不僅僅要教給學生學習能力,更需要的是,教學生做人。這一點在很多時候,甚至比學習成績還關鍵。
我常常看到學生的問題,但是我一般不會消極,因為每個人都會出問題,包括老師。更重要的是,出了問題怎么辦?
當然我不鼓勵犯錯誤,我告訴學生,犯錯不可怕,但代價可怕,你不一定承擔得起。
另外本學期的交流過程中,我特別注重目標的設定。因為有目標的學習,比沒有目標學習更主動,更扎實。
沒有目標的學習,大多數是盲目的。
所以作為班主任,我一直在引導學生去思考,自己來這里讀書是為什么,自己的興趣是什么,夢想是什么,我讓他們寫夢想,分享自己的夢想,給18年的自己寫一封信等等。
就是希望從學生內心中去激勵自己,驅動自己去學習。學習的力量,往往是來自內在的更為強大。
我告訴學生,夢想不要去考慮對錯,去考慮世俗。比如說一個學生的夢想是打游戲。我告訴他這夢想真的很OK,但是打游戲需要學英語啊,他原本已經在放棄英語,現在又開始學起來了。
整體來說,今年我的班學習氛圍比上一個學期更好,這當然有老師的配合和學生的努力,不過這和這些思想交流,也有很大關聯。
四、班干班規班級墻
一開始,我不愿意更換班干,怕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后來我發現不更換不行了,于是把班長換成了兩個比較敢管理的同學。
班長之下,設課代表,課代表協助班長負責該科課堂上的紀律,負責收發作業。四個到六個同學又分為一組,這一組設小組長,負責紀律、本組作業。
一般自習時間,我都交給班長去安排,提升學生的自覺性和自律能力。
另外,我在本班后面的黑板上,設置了遲到墻,違紀墻,把所有遲到的違紀的同學都記錄下,背書,罰款。
班上的活動,都交給了文娛委員。班上的元旦晚會,組織得非常成功,甚至其他班學生都跑到我們班來了,都說這個氛圍才好。
五、不足之處看18
今年的班主任工作,還是沒能構建一個完整的系統。在監督、合作方面也還有所不足,做事很多時候欠缺章法,在下一個學期,我將會把整個系統構建出來,成立屬于自己的班主任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