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企業為何身陷泥潭? -jeff
(本文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個中案例其實是小微企業的通病)
有位企業家,開了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做的是本地的投資項目。公司開了好多年,業務一直不溫不火但是正常經營,管理的資產規模滿打滿算大概也就1到2個億左右。前些年剛開起來的時候,據說做的還蠻不錯,投了一個本地的房產項目。因為那時候的房產市場正火,項目也因此被看好。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那個項目到現在也還沒有退出,故而公司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公司現在不僅運營幾乎處于停頓狀態,人員流失,企業聲譽也嚴重受損。
觸發企業危機的引信是兌付問題。由于該項目的投資期限早已經到期,投資的客戶也都陸陸續續到公司要求兌付。但公司的項目沒有退出,也就沒有能力償還投資客戶的本金和利息。做金融的最怕就是不能如期兌付,不能兌付等于失信。金融公司是輕資產公司,經營的是資金和項目,而信譽更是公司的立足之根本,失去了信譽支撐的金融公司以后的經營發展肯定會受影響,在業內的口碑也會受損。哪怕是銀行也一樣,失去信用可能會一夜之間垮塌,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金融公司遇到不能如期兌付等于資金鏈斷裂,是非常危險的信號!好在這家公司的客戶幾乎都是一些老熟人,跟她們耐心解釋,她們也能接受和理解,而不至于出大問題。但紙包不住火,危機終有一天會集中爆發。
這家企業曾經也有過輝煌的時候,鼎盛期公司旗下有好幾家分支機構,同時有好幾塊金融牌照。要知道,在當今各地對金融公司的審批非常嚴格的大環境下,他仍可以擁有多塊牌照,這也非常來之不易,無疑是一筆不菲的無形資產。除了牌照,公司的業務范圍也涉及到多個方面。
因為企業家本人是公司的大股東,處于絕對控股地位,實際上公司就等同于他本人的公司。這些一股獨大的公司,基本可以算是家族企業,由一個人說了算。所以,家族企業的通病也是很難避免。家族企業的優點是決策迅速,不需要反復討論,沒有冗長的程序,而且管理人兢兢業業,無條件忠實于企業。但家族企業一長制的管理方式,凡重大事項,差不多均由企業所有人單獨決定,沒有民主,沒有協商,沒有糾錯機制。這種企業管理的弊端也顯而易見,最大的問題是獨斷,沒有民主科學的決策流程,容易為企業埋下禍根。
這家企業或許也是犯過同樣的毛病,決策失誤導致項目很難退出,資金運轉不靈而處于掙扎的邊緣。
因為朋友對這家企業有一定的了解,參與過其中的一些事務,對他的管理運營風格有一定的了解,故而對他目前所處的窘境有所認識和判斷。
造成企業如今面臨困厄的原因,個人分析起來大致有:1.主營業務不清晰,無重點;2.盲目追求多元化導致的資源分散;3.管理任性化,缺乏制度保障;4.缺乏專業的團隊,導致決策失誤,項目隱藏風險。可以說,上述任意一條,都可能給企業帶來不良后果,更何況諸多問題發生在同一個資歷尚淺的企業身上,結果可想而知。
管理方面沒有按照現代企業的管方式去管,而是按照個人的主觀意愿去管理,與市場脫節。事無巨細大體由企業主一個人說了算,沒有專業的部門和專業的人員具體負責,導致企業決策沒有科學性。現在看來,企業今天的困局就是因為管理和決策的失誤造成。企業已然陷入困境,如果不能充分認識到戰略和管理方面的失誤,沒有壯士斷腕的勇氣,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企業很難度過難關,恢復元氣。
該企業的總人數不過二,三十人,但企業涉及的業務有五,六種,而且各個業務之間的聯系度比較松散,行業跨度較大。企業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作為沒有自己的團隊,沒有品牌,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資源的小微企業,企業管理中的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這些也都談不上。企業盲目追求多元化,經營戰線過長,業務鏈條太寬,極大地削弱了企業抗風險能力,無法形成競爭優勢。這也是很多中小企業的老毛病,所謂貪多不化。
然而,一步走錯,滿盤皆輸!一個個深刻的教訓,值得所有企業經營者們警醒。企業經營,本身就會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經營的思路和方法,決定企業的命運和未來。而企業經營中一個關鍵性的重大失誤,或可將企業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但人總是容易忘記的,總是覺得自己比所有人都聰明,別人犯的錯誤不會在自己身上發生。諸不知,錯誤總會一犯再犯,歷史也會不斷重復上演。
很多民營企業在剛開始創業時,可能是創業者個人有一定能量,是某個行業的精英。因此,企業起步階段,幾乎完全是倚靠個人力量一蹴而就。企業做起來正常經營了,面臨著許多紛繁復雜日常事務的處理,特別是要把握好經營方向,在經營管理方面與社會接軌。高層領導管的是公司戰略,把握大方向以及重大決策。中層干部負責企業的制度,文化,管理的規范性等建設。基礎干部是要帶人做事的,要抓細節,團隊建設,業務發展等。倘若高層領導,事無巨細都去抓,不僅浪費了資源,而且不利于形成人才培養的機制與環境,是對企業的后續健康穩定的發展不利。
創業難,守業更難。創業的時候,也許創始人憑借獨到的眼光看中了一個不錯的項目,憑著一點過人的膽識,經驗或資源就做起來了。企業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企業管理有一定的共性。經營和管理企業是必須按照企業經營管理的規律去做,按照正常的思路去經營,才能使企業持續不斷地發展和壯大。如果企業經營和管理與社會脫節,遲早都會出亂子。
這家企業還能東山再起,還能滿血復活嗎?當然不是不可能,但需要放棄過去的固有思維方式,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收縮經營戰線,把沉淀資產盤活,度過眼前難關。然后,集中精力在一兩個細分領域精耕細作,逐步積累,不斷磨合,還是大有希望。但首先要能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從中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并在市場中找準定位。公司正常穩定運營后再適度超前,或能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再現輝煌。如果依然我行我素一意孤行,不肯深刻反省接受教訓,那要看造化了。
--03-15-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