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下午去參加讀書會時,因為下雨,一手撐傘一手扶著自行車把騎車,結(jié)果迎面來了一輛電動車,急剎車時失去平衡,重重摔在地上,褲子上沾了泥水,左膝蓋痛得一時難以動彈。后來掙扎著起來,所幸感覺不太嚴重,堅持忍著不適照常參加完了讀書會。
這場意外讓我對近幾天的不滿達到了極點,心里嘀咕著怪不得自己總是感覺心緒煩亂不寧。參加完讀書會后撐傘推著自行車走回家的路上,又開始盤點自己的失誤和缺陷,怪自己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敷衍了事的結(jié)果導致讀書會上的主持表現(xiàn)欠佳,喋喋不休講了很多自己曾經(jīng)在多個場合表達過的話,沒有注重互動。與此同時,察覺自己狀態(tài)不佳的直接根源便是像這樣嚴重的自我攻擊。總而言之就是覺得自己哪哪都不太好,感覺很糟糕,情緒低落沮喪。盡管如此,我依然竭力保持清醒和覺察,不斷自我安慰,告訴自己我只需要總結(jié)經(jīng)驗和教訓就好,不要自我否定和批判,不需要做到完美主義。清楚看到自己的表達欲是想要被看到、被關注,根源還是自我價值感不足。下次再參加讀書會,多做一些準備工作,多聽多看,吸取別人長處,適度而不過度表達就好了。
后來跟丫頭去植物園,情緒又遭遇了一落千丈,兩人因為一點小事而起了爭執(zhí),都號稱一點就著,互不相讓,最終兩敗俱傷,不歡而歸。我努力探究這其中原因,隱約覺得跟生理期有直接關聯(lián),再加上連續(xù)的自我攻擊,讓我的整體狀態(tài)不斷下沉。好在后來通過站樁、獨處、聽書等方式,及時調(diào)整和自救,終于擺脫了情緒的旋渦。最終明白,期待別人拉你一把,往往難遂心愿。對一個從小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我的要求未免過高了。我必須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現(xiàn)在的年輕人更加自我,會更加在意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會為了所謂的孝順而讓自己受委屈。這樣偶爾退行到一個委屈、難過、想要人照顧心疼的小孩狀態(tài),讓我更加看清自己內(nèi)在的脆弱和內(nèi)在自我支撐力量的不足,也更加意識到愛自己的功課還做得不夠多。愛要達到自給自足的狀態(tài),自己的情緒自己負責,自己缺的東西自己去填補。這樣一想,理性和力量感便回來了。
昨天在馬拉松現(xiàn)場,體驗了活力和激情,領悟了有所追求和熱愛的震撼和啟迪。又加上聽了《中年覺醒》以及之前李辛老師書中所講的徒步的好處和意義,聯(lián)想到自己一直懷揣的徒步愿望,只是停留在頭腦想象之中,從未真正行動起來去體驗和嘗試,總是以沒人作伴、時間不合適等為借口往后推拖。于是心里有了行動的欲望,有了踐行的勇氣,知道自己該跳出思維和頭腦的樊籠,到了真正把想法落地的時候了。
生命在苦痛中不斷掙扎,只要保持探索和覺察,領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內(nèi)在又有一個地方,通透、達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