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桑桑,是個特別的男孩。在曹老師的筆下,油麻地小學風景如畫,桑桑的小學時光,像一首優美感傷的散文詩。
? ? ? 桑桑曾是所有家中都養著的那樣一個調皮搗蛋的小男孩。他把碗柜改成鴿籠,把蚊帳結成漁網,攆著鴿子到處跑,撕壞了父親引以為榮的筆記本,一言不合就會跟人干架,經常被父親粗暴鞭打……
? ? ? 但他忠誠,正直,勇敢,善良。他樂意給蔣老師和白雀當信使,卻又因為好奇心和各種失誤而未能送達最后一信,從而間接導致他們的錯過。桑桑為此難過了許久,也開始對男女情愛懵懵懂懂。面對不肯搬遷油麻地小學的秦大奶奶,身為校長的父親頭疼不已,他卻能體貼與照顧這個孤老婆子,用孩子本真的熱情呵護著老人對土地的情感,也正因此,他成為了冥頑不靈的老奶奶最喜歡的孩子。邱二爺從外地抱養回來的細馬性情孤僻,與油麻地孩子說不上幾句話,成日地在外放羊游蕩,卻與桑桑有著心照不宣的神秘友誼。
? ? ? 桑桑還有著男孩子普遍都有的好強和自尊,他骨頭硬,不服輸,對出身小康之家的杜小康既羨慕,又有隱隱的嫉妒。但是,對自行車的迷戀,又把他和杜小康之間的壁壘慢慢打破,杜小康對他的仗義,更是把兩個心里都很驕傲的男孩悄悄拴在了一起。
? ? ? 桑桑后來生了一種奇怪的病,看了許多醫生,似乎都無能為力。文弱的溫幼菊老師的“別怕”和那首無詞的歌,冥冥中給了桑桑力量。堅韌的桑桑后來被一位神奇的老者治愈,是上蒼對桑桑的垂憐,也是對喜愛桑桑的讀者的撫慰。
? ? ? 除了桑桑,杜小康、紙月也是我很喜歡的兩個孩子。杜小康經歷了家庭巨變之后,一度失落沮喪,可他從未丟掉男孩子的那種驕傲。小說中描寫他和父親趕著鴨群到大河的蘆葦蕩一帶謀生時,我心里流淌著一種殘酷的溫暖。衣著那么整潔的杜小康,成績那么優秀的杜小康,面對著亙古不變的江河與遼闊無邊的葦叢,突然有了深深的孤獨。這樣的孤獨,促使他深刻地明白了人世的艱難。紙月是個來歷不明卻極有天分的小女孩,她生性安靜,不善言辭,卻能用眼睛告訴桑桑她的委屈和哀傷。
? ? ? ? 兒子先讀完此書,再強烈推薦我讀。我只記得從前看電影版的《草房子》,那個雙腿晃蕩在屋頂的桑桑,總是望著他的鴿子在空中盤旋。那幅畫面似乎永久地定格在腦海里。讀完原著,我的腦子里有了更多的畫面,他守候在秦大奶奶身邊直到天明,他為被欺負的紙月挺身而出,他和杜小康燒著了草場手忙腳亂,他和細馬斜躺在草坡上看天上的流云……如果我會畫畫,那么,曹老師的作品,可以是多么耐看的南方風景??!這是曹文軒堅守“美”的一次文字盛宴。他說:美的力量絲毫也不亞于思想的力量,有時甚至比思想的力量更加強大。
? ? ? 文學的美難以言喻,好的作品就是有這樣的魅力的。他筆下的每個人物,不僅個性分明,而且隱隱預約都有一種悲劇之美。就連風景的描寫,都布滿了星星點點的悲傷。讀著讀著,明明童真可嗅,卻又總有眼淚盈潤。
? ? ? 曹文軒很堅定地相信,今天的孩子是能夠被感動的。自有文學以來,無論是抒情的浪漫主義還是寫實的現實主義,能感動他們的,依然是生死離別、游駐聚散、悲憫情懷、厄運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獨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脈脈溫馨和殷殷情愛…….
? ? ?
? ? 記得兒子有次跟同學交流這本書,那位同學笑話他:“那么老的書你都看!”的確,作品中寫道桑桑離開油麻地的時間是一九六二年。距今快60年了。文中的那些風景,大概也是今天的孩子們很少再見到的了??墒俏业暮⒆記]有嫌棄它老。相反,他還在作文中屢次提及《草房子》。曹文軒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出身,又深諳語文教育之道。他的文字干凈,優美,詩意濃厚,充滿理想主義色彩。我想,在功利盛行,美感式微的閱讀環境里,孩子們就應該多讀一點文質皆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