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了溫伯格的書,很郁悶的是他的名字想了半天,那個“伯”字想了半天,愣是沒有想出來。多虧了現在計算機的發達,使用輸入法,帶上拼音給搜索出來了,不然肯定要郁悶半天了。
由此可見,我已經好久沒有寫過東西了,這讓我想起了溫伯格在《技術領導者》這本書提到的情形,花三個星期每天五分鐘來寫日記,記錄一下自己的心態和思想,以便回顧,發現正在變化的自己,是如何變化的?
我曾經也算是一個文學青年了,以前在南陽理工學院的時候,作為一個學生記者,為我們的院報寫文章,雖然那不算是很有名氣的報紙,但作為一個學生,能在上面經常發表文章,也說明自己的文筆其實還是不錯的。
我也一直把作家當成自己的理想,可是現實是,我很久沒有寫東西了,這個理想也隨著現實而消散,本來以為有了工作之后,或者說解決了生活之后吧,應該有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去寫作,去思考生活,可是事與愿違,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工作了近七年,所寫的東西實在有限,看看一天天的離著理想越來越遠,心里不禁時 常無比的失落。
有時候,人活到一定的時候,總有一天會思考自己,人為什么活著,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我該如何活著?
這些問題,在近幾年來不斷的引起我的思考,而這樣的思考,總會讓我正視自己,也許人如何活著,才能讓自己感到滿足和有意義,這絕對是人生的最重要的問題,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排在優先級最高的事情。
有人將自己如何快樂的活著,作為自己人一生永恒的追求,我覺得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做任何事時,尤其是那些讓自己不愉快,甚至違背自己意愿,自己價值觀的事時,它會警省自己不做影響“自己如何快樂的活著”的原則,不然,其實人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反省自己,犯下的錯誤和帶來的悔悟。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因此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是不具有任何可比性,每個人都想在理想和現實之間達到某種動態的平衡,這也許正是臺灣的星云大師的所宣揚的入世的思想態度吧。
既發揮自己的最大的能動性,向外物展示自己的存在,又不過分的盲目自大,好高騖遠,做遠超自己不能及的事情。
可是,這種平衡是很難的。對我來說,我絕不極端,不排斥現實平凡的生活,又不放棄自己內心涌動的一絲激情。
人的問題,也許歸根結底是人的思想問題,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很可能有不同喜怒哀樂。
為自己而活,詩意的生活,追尋內心的平靜。不管現實如何,起碼我還有另一份精神世界的精彩。
正如生命是單程路,不管你如何都不會走回頭路,自己一旦明白這一點,也許生活就會簡單很多。
對,復雜的生活簡單的過,快樂簡單。
好久沒有寫東西了,也許是太懶了,也許是借口太多了,也許是所謂的太忙了,總之理由一大堆,時間的快速流逝,似乎沒有給我帶來的什么回憶,然而,我不想讓自己的生命就這樣粗糙的度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回頭看看自己寫了些什么,自己發生了什么變化,或者說自己的進步吧。
神啊,本來覺得不知道該寫些什么,沒想到這竟成了我重新開始寫日記的內容。很好,值得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