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魯班,想必中國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是我國著名的天才級發明者,我們很多日常的工具就是魯班發明的,比如鋸子,刨子等。班門弄斧這個詞兒就和魯班有關,字面意思就是你在魯班面前弄斧子,說白了就是在行家面前秀技巧這不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么。
魯班的知名度很高,其實魯班背后的那個人,也就是魯班的妻子云氏也是一個非常有才的女性。魯班很多發明的靈感或者關鍵的一些意見都是云氏提出的。您可別小看云氏,她發明的一個物件至今您還再用。
什么物件呢,過了千年還在用?下雨天,您就能用上,想必很多朋友已經猜出來了,它就是雨傘。
魯班妻子云氏
其實關于雨傘的歷史,可以說是眾說紛紜。傘的歷史至今已經有三千五百多年了,有人說傘的最早發明者是埃及人,那是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其實在我國春秋時期傘就發明了。傘在英國是十八世紀才有,可想我國人民的智慧是多么值得稱贊。
在歷史上,最早的發明雨傘的是魯班的妻子云氏。云氏的靈感來源于什么呢?還是跟魯班有關。畢竟她的丈夫是個天才的發明家,魯班當時也想到了下雨人們避雨的問題,他就建造了很多簡易的小亭子,這樣下雨天人們可以躲在亭子里。但是這亭子畢竟數量很少,但人又很多,不可能有雨的地方就有魯班的亭子,再加上天氣變化莫測,人們對于遮雨的物件還是很有需求。這云氏就從生活中尋找靈感,她通過亭子的構造,發明了用布做頂面,用魯班亭子的構造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雨傘的傘骨。這樣一個可以移動的避雨的亭子——雨傘孕育而生。
所以說,很多天才的發明都是從生活中汲取的靈感。從這我們也看出魯班背后的女人云氏是一個非常聰敏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