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宏濤
人到中年,我越來越感覺到:付費是珍惜生命的體現,省錢是浪費生命的根源。
在沒有悟出這個深刻的道理之前,我為了省錢,做過無數浪費生命的事情。
比如,今年4月份(2016年),我去鄭州聽張德芬等大腕講座,講座結束后,我給大學同桌兼室友打電話,好多年沒見了,想和他聊聊。同學說要開車接我,我看路上車來車往,人也很多,就不想讓他麻煩,反正也只有五站路,就說我坐公交過去好了。
等到了公交站牌那里,我才發現身上只有一張一百,一張五十元。沒有零錢。難道要把50當1元投了?我舍不得。讓后面的人把錢給我?更行不通。那里是大街,沒有小店,沒法換錢或買個小東西把錢找開。于是,我居然無計可施了。
四下張望,我發現斜對面有個大超市。我走天橋到超市,發現沒什么東西可買,最后選擇買個口香糖,選擇這個居然花了我二十分鐘。然后每個收銀員面前都有長長一大隊人,只好給同學發短信,說等我到了,再給他打電話,他不用在站牌那里等。
接下來,我排隊又花了我四十分鐘(人實在是太多了),然后再等公交車……等下車和同學會面時,已經過去了一個半小時。
因為沒有一塊錢,我浪費了一個半小時。但我自己當時只是覺得好虧,卻沒發現有更好的辦法,我當時只想到三種辦法:要么像我做的那樣,要么把五十元當一元投了,要么去乞討1元錢。在這三個辦法中,我還是傾向于選第一種。
可是,我居然沒有想到我其實可以坐出租車啊!!!
五站路,坐出租車不會超過11塊錢,而且幾分鐘就能到了!
我省了10元錢,可浪費了一個半小時!
更重要的是,在多花費的這一個半小時里,我非常不開心,一直很焦躁。
最可悲的是當時我居然完全沒想不到可以坐出租車。
為什么我想不到呢?因為我自動屏蔽了這種辦法。
過去太窮,別說出租車,公交車我都不太舍得坐。曾經我扛著大包,走了二十多里,只為了省下兩塊錢公交(從河南三門峽到山西平陸縣)。十二年前,在太原時,我也曾無數次背著包,步行三十分鐘,不想花一塊錢坐公交。不僅我如此,我那幫同事也都如此……
屌絲太久了,思維就窄化了。即便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一下全轉變過來的,因為積習難改,更難的是很多事情自己根本就意識不到了,比如像坐出租車這樣的事情,在我腦子里根本不會出現,在很多年前,這一辦法,就被我自己主動屏蔽掉了。
雖然早在十年前,我一個好朋友就告訴過我,他為了省錢,沒坐出租車,導致遲到,錯失了一個大訂單。
如今我意識到了在交通不便的時候,還有坐出租車這條路。而在其他方面,我肯定還有不少沒有意識到的思維盲點。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大問題。”這句話應該做我的座右銘。以后遇到難題的時候,只要想想這句話,很多看似很難的事情,只要舍得出錢,就一點都不難了。比如公交很擠,你帶了很多東西,擠不上,那可以打的啊。
我本家一個妹妹,負責北京大學MBA招生,多年前開始,她每次從市區到家,都是坐出租車,每次花費不到一百元。如果坐公交,轉一下車,一共兩塊錢。她就坐過一次公交,說太不舒服了,以后每次都打車。
這對當時的農村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是很敗家的行為。但是她有這個資本,對她來說,為了節省點時間,為了舒服一點,多花點錢是值得的。
我很欣賞她的做法。我最近一年也越來越意識到一點:越舍得花錢,越容易賺錢。越不舍得花錢,越難賺錢。不舍得花錢的人,對自己小氣,自己的生活品質就會很差。
在這種很差的環境下,一個人更容易人窮志短;不舍得花錢的人,對別人也不會大方,小氣的人,又怎么可能受到歡迎?而不受人歡迎,沒有人愿意幫助的人,發展壯大的幾率又有多高呢?
國外有專家團隊研究出窮人為什么難翻身的原因就是:窮,限制了窮人的視野和思維,讓窮人的視野變得很窄,而且很短,他們看不到更寬廣的世界,也看不到更長遠的未來。他們急功近利,他們目光短淺……越是如此,他們就越難以翻身,最終惡性循環,越來越窮,最終被釘死在在社會底層。具體見《稀缺》這本書。
所以,一個窮人要想翻身,首先思維要超越自己的階級束縛打開,打開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格局,不要太計較眼前的利益,而要從長遠來考慮。這樣才有機會不斷進步,最終從窮人變成富人。
窮,只是一時的經濟狀態。屌絲則是不僅身窮、心窮,而且不愿采取實際行動來改變這種局面。于是,一輩子都難翻身。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身窮窮一時,心窮窮一世。
窮人比富人缺少勇氣和決心,缺少長遠的戰略眼光,窮人把錢看得比時間重。
我曾經是標準的窮人思維,從小受階級教育,仇視富人,對喜歡我的白富美嗤之以鼻,視金錢如糞土,以窮苦為榮。后來,我轉變了觀念,我覺得自己不再是窮人思維了,但后來在很多日常小事上,我都會覺察到自己的屌絲習性。
比如,有一次,律師通知我,讓我把某期《山海經》雜志快遞給他,好作為起訴霧滿攔江的證據。但我的雜志(都是雜志社寄來的有刊登我文章的樣刊)太多,而且因為剛搬家,放得很亂,我翻了十個書箱,花費了一個小時還沒找到,還有十幾個大紙箱的無數雜志等著我找呢……
如果是過去,我肯定會繼續耐心尋找下去,但還好我已經不是過去的我了,我及時覺察到了這一屌絲行為。浪費了一個小時,徒勞無功,我忽然很心疼自己就這么浪費了一個小時,明明不需要這么麻煩的。我為什么不采用更好的辦法呢?還是因為匱乏思維作怪吧!
于是,我立刻改變了做法。
我打開QQ,聯系《山海經》的美女編輯,給她發了30元紅包,讓她幫我。她只用了兩分鐘就找到了五年前的那期雜志,然后幫我快遞給了律師事務所。我省了心,省了時間,當然很開心,她也很開心,既能輕松幫我一個忙,又能得個小紅包,雙贏,多么愉快的事情。你看,如果肯付費的話,看似那么麻煩的事情,就可以這么輕松簡單地做好。
遇到事情,不想麻煩別人,總想靠自己。這是什么思想?其實是怕欠人情?為什么怕欠人情?為什么會欠人情?其實還不是因為不舍得付費!如果你付費了,那么就不會欠人情,而是皆大歡喜!
錢是最好的交換媒介,比用人情更純粹、更干凈,也更公平!
不舍得付費,就只有兩種選擇,要么做寄生蟲、吸血鬼,用道德綁架朋友,占朋友便宜;要么不想占朋友便宜,就只好自己一個人苦力支撐,做事低效,無法與人建立更好的關系,打不開局面,也沒有時間去做大事了。
過去,為感謝朋友或陌生人的幫助,給對方錢,對方可能會不高興,覺得你見外或看不起他。但現在時代變了,人沒有那么迂腐了,而且有了微信紅包這樣的新媒介,大家接受紅包沒有心理負擔了。過年時,親戚群,大家搶幾塊錢的紅包都很開心了。
所以,在如今的時代,付費才是最好的省時省力、高效工作的最佳辦法。能用錢買到的,盡量不要自己去做(當然,你的主業還得自己不斷鉆研和前進,這個不能全買),把時間用到自己最擅長最喜歡的事情上,不擅長或不喜歡的事情,就付費購買吧。
懂懂說過一句話:想要和牛人結交,最佳捷徑就是成為牛人的客戶。所以,當你不斷付費去購買別人的服務時,你會交到更多的牛人朋友。你不舍得付費,卻指望牛人幫你,這種守株待兔等待天上掉餡餅的屌絲行為,只會害了你。
我們不僅要學會付費,更要明白,一分價錢一分貨,省錢就是浪費生命。比如過去我們家的水電經常出現問題,水管常漏水,電燈經常壞,我們家的車也常出毛病,柜子、床……各種日常家用的東西,都常出毛病,為什么呢?是我們家特別倒霉嗎?不是,因為我爸當初一心省錢,什么東西都買最便宜的,不出故障才怪!
當初一心省錢,導致后來有了長久的麻煩和苦惱。
我第一次買的電腦,整整折磨了我三年,快要把我折磨瘋了,兩三天壞一次,甚至一天壞兩三次。每次我都要拆開主機,重新拔插一遍線頭。這是當初為了省錢,從熟人那里買的。
最可惜的是那是我第一次有個人電腦,完全沒經驗,誤以為電腦都是經常出故障的,所以一直忍著。后來朋友幫我買了臺電腦,五年了沒出過一次故障,我才意識到以前被電腦折磨的三年真是地獄一般的噩夢。
三年前,我決定去學心理學考心理咨詢師證的時候,有個朋友也想去學,但和我不同,她想省錢,因為她是老師,她聽說老師有時候會有免費的參加心理咨詢師培訓的機會,于是她決定等等,舍不得花這么一筆錢……今天,我成了心理咨詢師,在整個心靈和氣質上都得到了幾乎脫胎換骨的變化,而她還是一如往常。
十年前,剛開始寫稿投稿的時候,我沒舍得買投稿軟件,一位文友舍得買。于是,她每天輕松投一千封信,我要花幾個小時,才能勉強投一百封。后來,她輕輕松松發表很多文章,名利雙收。而我發表文章很少,還特別累。
我們倆付出的時間精力和取得的成績完全是相反的,原因就是此前她愿意付費買投稿軟件,而我想省錢。后來當我也買了投稿軟件后,我發表文章的數量和速度開始突飛猛進。
十多年前,剛開始做業務的時候,我省吃儉用,不舍得花錢吃頓好飯,不舍得花錢住稍微好一點的旅店,每次都吃最便宜的面,住最便宜的店,還跟乞丐、撿破爛的人住過一間。另一個同事吃住上相對講究得多。
后來,他各方面都越混越好。而我卻在辭職后的多年里,常常做在很糟糕的小旅館里住宿的噩夢:床單是臟的,房間是臟的,房間外面就是老式廁所,臭氣沖天,同房間里還有人打呼嚕、磨牙……這既是夢,也是當年的現實。
我早已逃離了那個現實,但心逃不掉。直到最近兩年,才不再常做這類夢。而因為長久吃比較垃圾的面食,我的腸胃多年來一直都很差……
我的生活質量如此之差,都源于當年的省錢。
很多人說:要看自己現在的收入,比如一個小時值多少錢,然后再決定是花錢省時間,還是花時間省錢。
我覺得這個觀點是典型的目光短淺。至少要以你三年后的時間價值,來衡量你現在是花錢省時間,還是花時間省錢。一般來說,你的價值是會隨著時間越來越高的。只看現在收入,會低估你的時間價值。
我回頭看過去為省一點錢,而錯過的很多美好的事情,是覺得很遺憾的。
看過一篇文章,作者和一個閨蜜,倆人大學時都想要矯正牙齒,但閨蜜是典型的量入為主,所以沒有去做。而她刷信用卡矯正了牙齒。因為矯正了牙齒,她變得更自信,找工作、面試、工作、找男朋友……一路走來,她都很自信。
而那個沒有矯正牙齒的人,卻一直都有些不自信,總覺得以后用錢的地方多著呢,能省則省。一直到后來三十多歲了,孩子都上小學了,才咬牙去矯正了牙齒。她很后悔地對作者說:當年應該和她一起矯正牙齒了。
因為牙齒沒矯正,她找工作,找男友,都缺乏點信心和勇氣,遇到一個很好的男性,都沒好意思表白。如今矯正了牙齒,花費的錢比她當年多了很多,而且還比對方少享受了十幾年的牙齒整潔的福。
我一個好朋友,他之所以在他的同學圈里脫穎而出,原因是當年在上中專時,他舍得花錢到外面學剛剛興起的電腦技術,而他的同學們沒舍得花錢學。于是,他脫穎而出,后來越混越好……
我的一位來訪者,一年前生活非常苦惱,現在生活質量很高,心態平和,寧靜幸福多了。因為她舍得花錢跟我學習家庭教育。
你現在的生活質量,取決于你過去付出的費用和精力。你未來的生活質量,取決于你現在花出去的錢和精力。你的錢是怎么花的?精力都放到了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