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萬物生發,積累了一個冬天的寒濕,毒素,濁氣等陳舊之物也要代謝掉,而且在春季里也最易排出;毒素排出后,陽氣才能更好的生發!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的陽氣要生發出來,關鍵在養好后背。為什么呢?
1、背部以脊椎為中心,是五臟六腑最直接的反應區,如背上部對應肺和心臟,背下部對應脾、胃、肝、膽,腰部對應腎、膀胱、大腸和小腸,背部健康與否,往往直接反映著臟腑是否正常運轉。養護后背,就是在養我們的五臟六腑,就是在調我們的心,肝,脾,肺,腎.......
2、脊柱兩旁有人體的膀胱經,而五臟六腑在背部膀胱經上均有腧穴,這些腧穴是運行氣血、聯絡五臟六腑的通路,因此刺激這些穴位可起到振奮五臟六腑陽氣的作用,同時也可以讓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經更好的排毒。
3、后背有條督脈,如督脈瘀阻,春天的陽氣生發不好,頸椎、胸椎和腰椎都會出現問題,全身都會受到牽連,引發腦供血不足、中風、腦退化、肩周炎、血糖不穩等幾十種病癥。
可見,人體背部很重要,對內臟功能的調節起著重要作用,可調和陰陽,延年益壽;因而養護后背,就是在養我們的五臟六腑。
具體如何養背呢?
很簡單,不用花錢,自己在家做幾個動作就養好了,方法如下:
動作一:搖籃式滾背
方法:地上鋪一墊子,坐好后雙腿彎曲,雙手扶住膝蓋,重心落在尾骨和坐骨之間,即臀部下面。抬起雙腳,大腿靠近小腹,保持這個姿勢前后搖擺。
每天早晨滾上3-5分鐘,每次滾完后,感覺到背部發熱,表明氣血疏通了,陽氣也自然而然生發了。
注意事項
1、要根據個人身體實情,決定是否練習滾背,如有腰突等病,建議輕輕拍打即可,冒然練習滾背,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2、在地板或床上滾背時,注意墊子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太軟了沒有效果,太硬了容易傷背。
3、剛開始練習時應小幅度滾,逐漸適應后,再加大幅度。
動作二:刺激打通膀胱經
中醫講:腰背委中求。膝窩的委中穴是膀胱經上的一個大穴!凡是腰背部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調節。經常按揉或拍打委中穴,能刺激膀胱經氣血的運行,更好地排毒。
很多中老年朋友,膝窩經常是向外鼓起的,而且會有雜亂的青筋。這是腰背氣血不通的信號,需要經常拍打。如不便彎腰,再教大家一招,坐著就能刺激委中穴。
方法:平坐在床上或地面上,地面不要太硬。坐好后,彎曲雙腿,雙腿顫動,讓兩個后膝窩向下去砸地面。反復地這樣做也不費力,堅持五分鐘以上,就會感覺到整個腿是溫暖發熱的,能有效疏通氣血。
動作三:打通大椎穴
頸椎是督脈和膀胱經的上部樞紐,這里通暢可以促進陽氣生發,還可以預防頸椎氣血瘀阻造成的一系列癥狀。
方法:雙手搓頸部大椎穴至發熱。
動作四:打通后背上部樞紐
找一個門框,雙手扶門框兩邊,頭直立,兩眼平視;一腳前一腳后,成弓箭步,后腿盡量伸直;用力伸展雙臂,直至有緊繃感,保持1-3分鐘,換另一腿站弓箭步,再1-3分鐘。
也可如圖所示進行練習,注意循序漸進,逐漸加長練習時間。
動作五:打通后背中部樞紐
這里是命門穴、腎俞穴等的所在,是督脈、膀胱經中部的樞紐。幫助身體陽氣和春天的少陽之氣一起生發。這個動作也是刺激命門穴、腎俞穴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
方法:雙手后探,上下搓擦后背中部,直至后腰發熱。
動作六:撞墻功
撞墻功也叫虎骨功,經常練習對五臟六腑都很有好處,尤其是舒發心肺之氣。
方法:雙足與肩同寬,背靠墻壁站立,約相隔15~20厘米,全身自然放松,身體后仰,用背部撞擊墻壁,用力適度,待身體彈回后,再撞擊,約一秒鐘撞一下,并隨撞擊的節奏自然呼吸。
撞的時候口中同時發出“呵”的聲音。(因為“呵”的音是對應我們的心臟)。撞擊時,動作要有力但不可過猛,要協調均勻。
撞擊時意念貫注背部,使意氣集中于腰、肩、背之間,撞擊100次左右。可提升陽氣,調節內臟,能使全身氣血通暢。
注意:輕度開始做,熟練并能承受后再略略加重。這個動作重復幾十次或百余次,每次5-10分鐘即可。
動作七:后背捏脊調節陰陽,調和氣血
“捏脊”是兒童推拿手法中常用的治療方法,其實,不僅是小兒疾病,成人也可以用捏脊來治療保健。
方法:可用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重復5~10遍。
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及五臟背腧穴,可以達到調整陰陽,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