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0+年了,從剛開始的懵懵懂懂地,看山是山,到后來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終于看山不是山,現在卻能夠了解工作的本質,原來山還是山。心境的變化是潛移默化的,也是風云驟變的,但最后沉淀下來的是對一些東西的感悟,其中一個是職場工作能力的4個層次的想法。
在企業里,工作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越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強,解決問題的方案越簡單有效,但這些不是一天就能練就的,這個過程大概有以下4個層次:
1)知曉
2)行動
3)見識
4)創新
一、知曉
記得剛工作時,兩眼漆黑,老同事或者老師傅說啥就做啥,依葫蘆畫瓢,終于熬了幾年,開始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了,開會的時候也能說得清一些事情和背景了,和別人溝通時也比較有效率了(在同一個平臺),筆記本里記得都是數據與各類信息。
在知曉這一點上人們常犯的錯誤是將能力和大量的事實等同于一起,或者說很多人認為知曉就是能力的全部。基于這種錯誤認識,很多人注重于事實的收集,他們往往會耗費很多時間是收集數據、整理數據、驗證數據的正確性并將數據制作成漂亮的圖表。這些工作雖然重要,但更需要進一步的應該是歸納、整理、分析和比較,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這是知其所以然。
對于新人的建議:這個階段非常的重要,必須確保自己能融入進去,多聽,多問,多實踐,不僅要了解現象,也要了解各種原因。
二、行動
???????? 經過了知曉的階段,咱就是老員工了,那就有更多的機會與人合作或者帶新人了,這個時候就要開始追求知行合一了,做給別人看就是執行力的體現,執行力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除了你自己了解的領域知識外還需要綜合很多其它領域的知識才能保證任務的完成,因此在工作能力的層次中,它比簡單的知曉要更進一層。知曉和行動之間有很大的差別,那是一種知識和技能、理論和實際之間的差別,知易行難正說明這個道理。
三、見識
當你的工作能力即有理論又有實踐后,我想基本上職位也到了一個層次,可能開始帶人了,可能是專家了,這個時候非常重要的是能教給別人套路,這是其中較高層次的能力,它超越了完成任務的界限,需要對領域知識有深度和廣度的了解,這是一種專業見識度。
四、創新
創新的過程是極度需要創造力的過程,因此它處在了能力的最高層次。創新需要把這種知識與技能融合,能夠跨領域的思考與行動。在企業里,創新的方向有很多,比如產品創新,流程創新,管理創新等。比如iPhone就是手機加上掌上電腦的創新,這是一種產品創新,蘋果強大的供應鏈管理,就是一種流程和管理創新,引領這些創新的人都是真正的人才。
五、了解4個層次的重要意義
1)通過了解自己所處的層次來輔助自己制定發展目標,比如現在在某一領域已經達到了見識層次,對問題的看法已經相當深刻了,而且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套路,那就需要考慮如果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是擴展自己的知識寬度還是更進一步挖掘深度?如果正處在行動的層次,那要考慮如何更好的知行合一?如何能形成自己的套路?
2)為轉變職業方向提供參考,一個人在企業中,可能有幾個行業方向,每個方向的層次很可能是不太相同的,如果這個時候想轉行,那就行好好評估自己在新的行業上所處的位置,能否很快趕超其它一直在這個方向上努力的人,否則轉行可能就是收入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