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我常常在想,我們每一個人,就像由不同的點發(fā)出的一條條射線,孤獨而又義無反顧的的奔向遠方。就像這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更不會有兩條完全重合的射線,即便是伴侶、家人、朋友其實也都是各自獨立著的。這樣想著,雖然感覺活得更孤單了,但其實這樣也活得更清醒。
? ? ? ? 在上學的時候,我不自覺的就喜歡獨處,常常一個人去操場散步,一個人去圖書館啃書,甚至一個人吃飯逛街。原因很簡單,不是沒有朋友,而是喜歡一個人的自由自在。一個人,便可以由著自己的性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必因為顧忌別人的喜好而委屈自己,也不必平添許多累人的應酬,總之一個人時,便擁有任性的絕對權力。但這點也會常常被人誤解為個性另類,對此,偶爾我也會覺得百口莫辯。
? ? ? ? 今天讀了周國平先生的文章,就上述的那個小問題,突然就找到了答案,心里涌起滿滿的感激。周國平先生的《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一書中有這樣一篇文章,題目是:靈魂只能獨行。文章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的靈魂都不可能和任何一個集體在一起。即便兩個人相愛,他們的靈魂也無法同行。世間最動人的愛,僅是一顆獨行的靈魂與另一顆獨行的靈魂之間最深切的呼喚和應答。分析的獨到又精辟,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一瞬間我就被《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這本周國平先生的散文集深深吸引。這是一部有深度、高質量的散文集,每一篇都是周先生智慧的結晶,引發(fā)我們對自己的反思和對生活、人生的思考。
? ? ? ? 其中一篇文章,題目為: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我反復讀了多遍,感觸頗深。周國平先生在文章的最后寫了這樣一段話:人在年輕時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隨著年齡增長就容易變得越來越實際。由于生存斗爭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于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
? ? ? ? 沒錯,正是如此。我們都曾滿懷理想,也都曾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然而當現實赤裸裸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世俗的眼光,父母的期待,朋友的不理解,社會的壓力,物質的誘惑,太多太多的因素讓我們眼花繚亂,讓我們忙于奔命。沒有時間思考,更沒有時間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像一個陀螺一樣,被一條叫生活的無情的長鞭抽打著不停旋轉。確實可悲。哪里有壓迫,哪里就該有反抗,或許,我們真的該思想一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盲目的隨波逐流。
? ? ? ?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這本書收錄了周國平先生五十余篇優(yōu)秀散文,又分門別類的把這些文章分為九大類,歸納為九大章節(jié)。難得的是,每一章節(jié)都配有一些插圖,明亮的色彩、優(yōu)美的筆觸讓人愛不釋手??傊?,這是一本啟迪思想、值得我們經常拜讀的好書。
? ? ? ?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是一個宇宙。我們沒必要過得多么多么精彩,也沒必要活的多么多么成功,但我們得活出自己的特色,我們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我們只需要,關心自己的靈魂,傾聽內心的聲音,不盲目,不隨從,認真努力,踏實前行,就可以生活的淡定、優(yōu)雅、從容、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