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到》有點意思,李笑來講的是輸出:寫作的必要性——這是普通人能把時間重復出售的有效途徑。古典講的是輸入:在信息大爆炸時代,如何有效讀書。
寫作非常有必要,這里就不再啰嗦。重點回顧讀書的有效方法,
第一個,有目的性的讀,為解決某個問題而讀,讀完后就能用,同時,這個知識難度適中,這時讀書學習的效率是最高的。
第二個,資源分配,讀書分娛樂性(放松和陶冶)、知識性(知道某事)、心智性(提升腦力和理解力)三種模式,根據目的不同,設定不同的目標,分配不同的資源。有的人讀了一輩子報紙,心智模式基本沒有變化,就是因為報紙基本以提供信息和娛樂為主,很少有提升心智的內容。
第三個,不要從第一頁開始讀書,要先選書,然后看目錄,最后看具體章節,帶著問題直接切入要讀的章節。(有點像快閃,來的快,去的快,達到目的,馬上撤離)
? ?之前每年都有讀書計劃,也讀了很多書,但是卻沒有太多的收獲與成長,現在看來最大的原因是娛樂性和知識性的閱讀偏多,心智性的閱讀太少,而且讀書缺乏目的性,為了讀而讀,甚至是為了博得贊賞而讀,再加上一板一眼的從第一頁開始讀,如此效率大打折扣,而且浪費了大量時間,以后讀書要堅持以上三點,否則,寧可不讀。